宋庆龄和蒋介石都是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早期作为追随孙中山的同志和战友,在孙中山逝世后,两人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蒋介石逐渐走向国民党“右派”后,宋庆龄却与共产党越走越近。

孙中山宋庆龄蒋介石三人的微妙关系


宋氏三姐妹与蒋介石

宋、蒋成为孙中山左膀右臂

孙中山倡导革命救国十余年后,1908年,蒋介石二次赴日本,如愿进入“振武学校”学习军事,并由陈其美介绍,加入以孙中山为总理的“中国同盟会”,投身革命运动。

1910年,陈其美又为他引见孙总理,被许为不可多得的人才。孙中山在为共和民国奋斗过程中,蒋介石一路追随,渐受到孙中山赏识和器重。蒋介石自述说:自19岁加入同盟会,然与总理个别谈话之始,乃在27岁,即民国2年讨袁之役初起之时期。

蒋介石素怀远大抱负,希冀有一番非凡作为,但血气方刚,心浮气躁,常与长官同僚相处不睦,一不得志便挂冠求去。孙中山爱其才,循循善诱。蒋介石曾坦称:“余之言行,皆中师之所教也。”终其一生,尊孙中山为父师,行三民主义大道。

1912年1月,蒋介石采取制裁行动,委人除掉老同盟会员、光复军司令陶成章于上海法租界广慈医院。陶氏在同盟会革命期间因故不满,攻讦孙中山侵吞华侨捐款,假革命私肥;辛亥革命后,又暗助他人与陈其美争夺沪军都督之职。

蒋介石自信此举是出于为革命、为国民党之大义,毫无求功、求知之意图。时任大总统的孙中山阅报始知陶成章遇刺消息,次日电令沪军都督陈其美“严速究缉”。蒋介石遂避祸日本。

袁世凯继任民国大总统之后,违法失政。1913年7月,国民党发动二次革命讨伐,不敌失败。孙中山及参与举事的国民党干部多被通缉,纷纷避走海外。蒋介石奉命留守上海,注意形势,掌握契机。

孙中山亡走日本后,重整旗鼓,谋划“三次革命”,继续讨伐袁世凯。经过近一年筹备,1914年7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华革命党”。中华革命党尚在筹组之初,蒋介石率先于1913年10月在上海由张静江介绍,宣誓加入,服从孙中山领导,为国内最早入党者。

随着政治情势演变,蒋介石和孙中山关系在1914年和1915年两年间有明显进展,二人在日本接触会面的次数增多。蒋居留日本约两个月,会见孙中山至少五次,有单独拜会,有与同志一起会见,时间从25分钟到1小时半,应是商议策划讨袁军事。

当此之际,宋庆龄也在孙中山身边,协助秘书工作,进而谱出一段恋情。对此,宋美龄没有站在反对一方,这时两姐妹关系显得分外亲密。然而。事过境迁,12年后,宋美龄与蒋介石的婚姻,宋家都表赞成,独宋庆龄一人因不能容忍蒋介石违背孙中山遗志的行径而持反对立场。

黄埔一别,三人聚首终成绝响

孙、宋、蒋三人会面始于何时,似一直不为人所注意。据日本外务省档案的监视记录,以1915年11月3日在东京孙中山寓所最为可能。是日记载:“下午3时7分,蒋介石来访,3时15分离去。”当时,孙中山、宋庆龄租屋而居,还是新婚燕尔,蒋氏造访,三人会面,喜气洋溢。

孙、宋热恋,惊动一时,蒋躬逢其盛。其日后追求宋美龄,不无起而效尤之思。后来,他和宋庆龄在孙中山左右,同心协力辅佐孙中山讨袁、护法、北伐等革命运动。蒋介石往来广东、福建、上海之间,经常造访上海莫里哀路孙中山寓所,与宋庆龄晤面机会增多。

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蒋奉命赴广州护卫孙中山,同返上海后,在孙寓工作一段时间。12月初,宋子文在孙寓举办社区基督教晚会,蒋介石和宋美龄都参加,首次谋面,暗结日后姻缘。

孙、宋、蒋最后一次会面,在1924年11月13日,孙中山应冯玉祥、段祺瑞等人邀请,北上共商国是。孙中山由大元帅府乘“永丰”舰北上,宋庆龄随行。道经黄埔军校,蒋介石校长登舰迎接。孙中山巡视军校一周,检阅学生演习,赞勉有加。蒋校长设宴饯行。宴毕,傍晚6时,离开黄埔,登舰航向香港。

这是孙中山最后一次巡礼黄埔军校,也是与蒋校长最后一次谈话,宋庆龄在侧,当亦耳闻。孙、宋、蒋同台校阅学生军,不过半年光景。如今一别,三人聚首,终成绝响。孙中山逝世后,蒋介石与宋庆龄仍维持了两年的和善关系。

蒋、宋关系交恶,在1927年4月。当时,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通过“清党”决议,蒋介石奉命执行,造成党内分裂,国共之间结下不解怨仇。共产党自此严厉批判蒋介石为“反革命分子”。

宋庆龄、何香凝与国民党左派领导人联名发表“讨蒋通电”,痛批蒋介石违背孙总理遗志,并呼吁国共继续合作。

蒋生死关头,宋庆龄伸出援手

蒋介石只与元配毛福梅生育一子蒋经国,自然关爱备至。1925年10月,蒋经国在国共合作气氛下,远赴苏俄求学。不意两年后,国民革命军北伐过程中,国共关系恶化。北伐军事完成后,国民政府宣布与苏联断交。政治情势变化使身处苏俄的蒋经国举目无亲,度过了一段悲苦岁月。

宋美龄深知蒋介石爱子心切,常向他提及营救蒋经国回国之事。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后,蒋经国有一次很好的回国机会。

当时发生共产国际“中国联络站”负责人牛兰夫妇被捕判刑入狱事件。牛兰夫妇原在上海负责中国联络站工作,利用租界区合法身份,从事共产国际交付的各项任务。1931年6月,牛兰夫妇及家人被公共租界警务处英国巡捕逮捕。此事件引起舆论广泛注意。

国民党得知牛兰夫妇被捕后,要求引渡。8月9日,牛兰夫妇在上海高等法院第二法院受审。14日,移解南京后,牛兰夫妇绝食抗议。9月开始,营救牛兰夫妇的活动逐渐发展成为一次世界性运动。

牛兰夫妇被捕后一个月,宋庆龄回国奔母丧,8月13日到达上海,也展开营救行动。12月,她到南京面见蒋介石,提出以遣返蒋经国作为释放牛兰夫妇的交换条件,蒋坚拒。宋积极奔走,仍无功而返。8月19日,国民政府以扰乱治安罪名判处牛兰夫妇死刑,再改判无期徒刑。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震惊各方,宋美龄展开营救丈夫行动。宋庆龄也反对采取轰炸西安的政策,主张释放蒋介石。事变第二天,她从银行提款,电话通知孙科安排飞机,并约好何香凝,准备联袂飞往西安,直接说服张学良、杨虎城。在蒋介石面临生死关头,宋庆龄伸出援手。

全面抗战爆发后,宋庆龄一度避居香港,1940年3月30日与宋美龄同机飞抵重庆。4月21日,蒋到成都视察,23日主持中央军官学校举行第十六期毕业典礼及第十七期开学典礼,宋庆龄也应邀参加观礼。

1944年6月20日,美国第三十三任副总统华莱士以美国总统特使身份访问中国。次日夜8时,蒋介石偕夫人在林园官邸设宴招待,受邀与会者百余人,宋庆龄也出席招待会。纪录片显示,她就坐在蒋左侧,席间也有互动。

1943年3月12日,蒋介石带领蒋纬国,前往重庆黄山,探访宋庆龄住处。宋以水煮蛋款待,蒋介石甚感,特记道:“此故乡宁波款待新女婿与外甥之珍品也。”1946年2月,蒋重返上海,访视住在靖江路45号的宋庆龄,嫌寓所狭小,还特别嘱咐手下为宋另觅大屋……

据《孙中山宋庆龄文献与研究》

链接

宋庆龄评价蒋介石:他使中国倒退了许多年

每当宋庆龄与人谈起1927年的那场剧变(“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宋庆龄内心总是充满无限愤慨与激动。她把蒋介石看做杀人凶手和民族的灾星,她对世人说:“蒋介石使中国倒退了许多年,使革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终归是要失败的。”

蒋介石对宋庆龄又气又恨,但碍于她是众所敬仰的孙夫人和自己妻姐的双重地位和身份,故一直不敢加害于她。对此,蒋介石曾无可奈何地表白:“如果她不是孙夫人的话,换个人,我非砍掉她的脑袋不可!”

为达到拉拢和威胁宋庆龄就范的目的,蒋介石采取了软硬兼施的手段。宋庆龄出国后,他先是利用孙中山奉安大典的时机,电邀宋庆龄回国,参加孙中山遗体安葬仪式,并特意为她在南京建造一幢住宅,还任命她担任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校长,以给世人造成一种印象,即蒋介石是宽宏大量的,如果宋庆龄不接受回国邀请,则表明她不达事理,有失人情;如果她回来,则说明宋庆龄已与蒋介石达到谅解。

2宋庆龄毕竟是宋庆龄,她一向把名誉、气节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在参加完奉安大典仪式的当晚,宋庆龄便不顾劳累回到上海的寓所居住,拒绝对政治发表任何意见,对蒋介石委以的各种高官厚俸更是置之不理。

1933年戴笠丧心病狂地让手下人策划出用汽车撞伤宋庆龄,使她不能四处活动的阴谋。但方案上报到蒋介石那里,蒋左思右虑后,唯恐惹怒宋氏兄妹和全国民众,引火烧身,还是给否决了。

虽然蒋介石出于个人利益一再对自己的妻姐不仁不义,但宋庆龄并没因个人恩怨把妹夫的所为记恨在心。当“西安事变”爆发,蒋介石被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扣押在西安后,她以民族大义和国家前途为重,力劝张、杨二将军释放蒋介石,争取蒋停止内战,实行抗日。

后来,蒋介石又一次食言,挑起内战,造成宋庆龄与家人天涯海角,各居一方,永不能相见的悲剧。但她始终期盼着国共双方捐弃前嫌,笑泯恩仇,实行第三次合作,表现出大海一般的宽阔胸襟和无私情怀。

据《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