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趣


我平生热爱自然,由此,花鸟鸡猫皆成为笔下可爱的小生灵。现撷取五篇趣文,与读者分享。

文/高松萍

怀柔走笔

自那一次受派在京城郊外红螺山庄学习一周,怀柔便留存于我的记忆,正如它的芳名,胸怀柔情。

怀柔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燕山南麓。这里山环水绕,有如世外桃源般安静幽美,有“北京后花园”之美称。红螺山庄就在怀柔甘涧峪风景区内,背倚红螺山,南邻怀柔水库。

五月的红螺山,满目青翠。刚来的那天,天空有些灰蒙蒙,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幽幽淡淡的气味,似花非花香,我初以为是雾霾。后得知红螺山上种植了大片大片的板栗树,这时正开着花。走进漫山遍野的板栗林,满树绿叶丛中,爬满了一条条淡黄色的“毛毛虫”,这就是板栗花。这样的花香我还是头一次关注,竟然差点让怀柔蒙冤。怀柔原来是“板栗之乡”呀。

清晨或是黄昏,漫步林荫小道不失为一种享受。登上红螺山顶,可远眺慕田峪长城、怀柔水库、浩瀚的雁栖湖。群山逶迤,山水相依,眼前画面一片瑰丽……

怀柔多山水,怀山柔水,好一个抚慰心灵的名字。《礼记·中庸》曰:“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汉书郊祀志》中亦有“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怀柔百神”之说。颜师古还专门加注:“怀,来也;柔,安也。”置身这方山水,真的是其气柔和,渐入佳境。

漫步林间,知名不知名的花儿开得正艳,婉转动听的鸟语像在自由漫谈。乌黑的桑椹从高大的树上洒落,满地满阶。黄杏、红樱桃,镶嵌在翠叶丛中,恰是红肥绿瘦,分外好看。

夕阳落山时分,余晖映照着路边山坡的樱桃园。我驻足下来,听当地住民娓娓讲述怀柔故事。这时庄主笑眯眯地捧出一大把玛瑙般晶莹剔透的樱桃,三三两两的游人称道“别有风味”,下山归去。晚风轻轻吹,灵慧山的梵音雅乐,随风飘拂,若隐若现……

红螺山偶遇

红螺山是一个天然植物园。离开红螺山庄的那天早晨,我依然来到后山上,也算是与她作一个道别。

沿着林荫小道拾级而上,高大的桑椹树下,满地散落着乌黑的桑椹。茂密的松林里传来的响声,几只松鼠正在枝头跳跃穿梭,长尾喜鹊则在林间晨光里自由飞舞,一切显得静谧祥和。

继续向上攀爬,日光渐渐耀眼。山上灌木丛生,视野更加开阔。登上山顶的亭子,眼前豁然开朗。但见山环水绕,气象万千,一幅壮美的画卷徐徐展现:南面的怀柔水库,坐落有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会场的雁栖湖,西北面的慕田峪长城,尽收眼底。北山古刹,晨钟梵音余音袅袅。登临此山,顿感天地广漠,浩瀚无际,心旷神怡。

草丛里又传来的声响。仔细一瞧,一只棕毛小动物正在不远处瞪着我。在这崇山峻岭哪来的狗?莫非是一只小野狼。我一时有些心悸,便掉头径直下山。

密林深处,几声清脆的鸟语打破了寂静。我略微紧张的心脏,立刻轻松了几分,只听得:3565-ⅰ--,3565-ⅰ--,ⅰ3--(尾音为高音“咪”)。透过密林欲寻歌手芳踪,不见其影,只闻其声,可仍禁不住停下来与它对唱几句。我猜想,这一定是林中一位歌唱高手。

回望红螺山,几分流连,几分念想。

复旦的猫

复旦大学是女儿心中多年的梦想。几经考研艰辛,她终于圆梦复旦。前年暮春时节,我第一次走进这所高等学府。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雄伟典雅的光华楼,是复旦大学地标建筑。这座神圣的学术殿堂,令多少人心驰神往。走进复旦邯郸校区,人文气息扑面而来。相辉堂、博物馆等建筑古朴,莘莘学子步履匆匆,学术讲座海报琳琅满目。爬满校园围墙的蔷薇花,嫣红粉白,与篆体“复旦”古铜色的LOGO相映成趣。耳畔,清脆婉转的鸟语悦耳动听。

花木丛林间,不时有猫悠然出没,油亮水滑的皮毛,炯炯有神的猫眼,慵懒自由的步态。偶遇路人逗玩,它也落落大方,停下脚步,来一番友好问候甚至摩挲。复旦的猫,真是沾染了几分人文气息,想必也受到“自由而无用”的熏陶。

这让我想起在故宫遇见的几只肥猫。那家伙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深墙大院长长的巷道,故宫的猫自由而散漫,大摇大摆睡在长椅上,将慵懒悠闲发挥得淋漓尽致。它们旁若无人,极尽伸展四肢,睡眼惺忪,毫无戒备。故宫待遇太过丰厚,养出这等富贵猫,它能逮住老鼠吗?我的心里不由泛起嘀咕……

不由想到五一前夕,我在复旦学生公寓绿化带,偶遇“鸟逗猫”的趣事。远远看见一只长尾鸟从树林里飞下,正好与树下的黄猫擦肩而过,旋即飞回树上,把猫吓得赶紧躲进灌木丛,林子里立刻传来一阵热闹的叽喳声。

开始以为是猫鸟巧遇,接下来的一幕,就让我乐不可支了。只见猫从树下钻出来,长尾鸟又朝着猫俯冲下去,旋即飞回树上,再次把猫吓得避之不及。接连三次重复“表演”,把我逗得心里哈哈大笑,却强忍着不敢出声,生怕打破了这天籁之趣。这只调皮鸟看来喜欢恶作剧,而那只文弱书生猫是胆小如鼠还是有绅士风度?或许两者兼具。

据说猫多是复旦一大特色。这不,它还上了学校纪念品之列。端详中,卿云轩一枚小小书签里的两句话印入我眸子:“旦复旦,日月光。沉下心,等风来。”哈,正适合与诸君分享。

故乡的猫

二哥家养了一只猫,他说这只猫是前年冬天一个傍晚,在分宜电厂散步时跟着他回家的。这猫有眼力,兴许它知道二哥家不缺鱼。二哥待它不薄,天天鱼肉伺候。这不,竟然腾出一个单人沙发给它做窝,每天睡前还要和主人玩“猫哩搭爪”。

第一次见到它,体态有些肥胖,毛色雪白,头背部有几小团深棕色,条纹状长尾巴灵动飘逸,忽闪忽闪,着实活泼可爱。据说它跟着二哥到了家便不肯走,两个月就长得膘肥体壮,油光水滑。

瞧它那个机灵劲,一会儿从沙发后探头,一会儿在你面前做跳跃运动,尤其喜欢和二哥“猫哩搭爪”。

二哥工作之余,承包了一处水塘,为鱼消得人憔悴。前年在老家鱼塘边亲手盖了两间小屋,养鱼种菜锄豆。我于是常常梦见面朝袁河,春暖花开。

二嫂也兴致勃勃地说起猫事:只要主人打开电视,它便跃上茶几,端坐其中;看到屏幕上出现鸟雀,它立刻张牙舞爪,扑上去用爪子抓;二哥就笑它:“麽气,是假咯哪!”

这只猫每次抓了老鼠,它先要带回家玩上一阵,再送鼠“上西天”,于是遭到二哥好一阵轰赶。它经常跟着二嫂去菜园里,一玩就是半天;它在野地里快乐地抓蝴蝶、蚱蜢,还有一种叫“猴子”的昆虫,带回来给后院的鸡们分享美味佳肴。它还爱恶作剧,常常在后院追鸡玩,害得鸡犬不宁;有一次被二哥狠狠打了一顿,从此只敢远远看着鸡们。看着它那可怜兮兮的样子,我竟忍不住噗嗤笑起来……

阳台遇小鸟

清晨,窗外常常鸟鸣啁啾。我老是睁眼醒来,就享受着自然恩赐的这份变幻多姿的天籁之音。这个时候,耳朵便像灌了蜜似的,将喜悦传遍全身。鸟儿何止给我带来了动听的歌声,它的姿态,它的眼神,它的心思,不时与我擦出情感的火花。

我与鸟儿也常在阳台相遇,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有两次:

一次是去年某个夏日。我正在书房伏案写作,抬眼却见阳台迎春树上,跳跃着一只羽毛漂亮的鸟儿,头顶一撮白毛,像只白头翁。每遇鸟儿光临,我便觉迎春树的可贵。曾几欲砍去,它发达的根系几乎爬满了半月花池的土壤。但每逢春天,它潇洒蓬勃的枝条将一片金色的花帘随风飘舞。这般美丽的迎春树,我又何以下得了手!

初夏微风中,茑萝花红星闪耀,石榴花热情似火。我静静地看着这只可爱的小精灵,从树枝跳到晾衣铁杆上,啄住一根散开的白胶带并衔在嘴里。我真想提醒它,千万不能吃呀!谁知它倏地一下便飞走了。一会儿又来了,继续啄。我明白了,它也许正在筑巢。等它飞走了,我赶紧过去解开一段挂在铁杆上。果然,它轻松衔走了一根根胶带。就在我再次走近铁杆时,小家伙又飞过来了,停在不远处,眼瞅着我,“啾啾”叫了几声便飞走了。我有点担心是自己吓着它了。不管怎样,我依然又取了一根胶带挂好。该是心有灵犀,不久后它真的又来了,还对着我的书房窗口重新唱起了歌……

还有一次,是2007年一个夏日早晨。我在阳台浇花,听见墙角茉莉树上作响,近身细看,竟给我一个意外的惊喜:一只小小鸟!落在一根细嫩的枝条上,还悠闲地上下晃荡。阳台瞬间变得生动美妙。

我生怕惊动了它,它会慌张飞走。却见它睁大两只小黑豆眼,滴溜溜地望着我,显得有些胆怯,可并没有即刻飞走的意思。见此,我便悄悄地蹲下身子,和它平视。它实在小得可爱,身上的羽毛略显蓬松、湿漉,却色泽光亮,两只小爪子紧紧抓住树枝,寸步不移,而那根小枝条承受它尽管小巧的身躯实在显得柔弱。原来,这“上下晃荡”竟不是小鸟的本意,而是身不由己。我不禁乐了!

这是一只什么鸟?不像麻雀,也不像黄鹂。我纳闷它怎会停在这里?兴许初次跟着妈妈出门,刚刚学飞,一不小心落到这里。它受伤了,离群了,还是饥饿了?抑或是飞倦了,被这满树的茉莉花香迷醉了。

我不由担心起来,忙到屋里抓来一把小米,试探着接近它,并吹出几声鸟语,用手掌托着小米凑近它的嘴边。它竟“啾啾”地和我对话,却怎么也不肯吃。无奈只有把小米洒在树下,期待它“赏脸”。

睡眼惺忪的女儿听到阳台上的动静,一骨碌从床上爬起,几乎飞到阳台,小鸟竟然没有被她吓跑。女儿面对这只小鸟,表现出从未有过的耐心,逗它玩耍,给它喂食,和它交谈,真像一对亲密的小伙伴。

整个早晨我都处于兴奋之中,担心小鸟的健康安全,希望它能多逗留一会儿,却又希望它飞出去,找到同伴。

就在女儿和我商议给小鸟在阳台上安家时,它却不辞而别,飞得无影无踪。我们一时怅然若失,但转而一想,这种离去应是情理之中的事。就像眼前的女儿,她日渐长大,终归要离开妈妈。也如小鸟,等到羽毛丰满、翅膀坚硬的那天,她就会展翅高飞,去翱翔蓝天,搏击风雨了。

那天,我惊讶于一个如故事般的巧合:茉莉,小鸟。莫离开呀,小鸟!这也是普天下母亲的心愿。飞翔吧,小鸟!我想,这更应该是普天下母亲的美好心愿。

作者简介:高松萍,女,供职于袁州区委办公室,袁州区作家协会副主席,袁州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时有作品散见于报刊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