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巡游大西北
文/唐银生
盛夏,我与友人李君踏上巡游大西北的旅途,目的地是甘肃和新疆。
中午12点半,飞机到达甘肃中川机场,饭后游览兰州市区。黄河从兰州城中心穿过。我们先观看了上游的黄河母亲雕像,后抵黄河第一桥——中山铁桥,接着看古水车工程和羊皮筏子漂流。黄河水是绝对浑黄的,我从没见过这么黄的河水。下河漂流,五个人坐一只筏子,由当地人划着,顺水而下,并不费劲。到达终点后再坐快艇回到原地。
晚饭后,乘火车赴嘉峪关。嘉峪关是古代重要关口,有“天下第一雄关”之誉。我们参观边关壮士守关和生活的地方,远眺万里长城最西端的起点。午饭后,乘汽车往西300多公里去敦煌,先后经过了“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玉门、“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阳关,最后到达敦煌市。一路上,全是连绵起伏的沙漠和戈壁,山上寸草不生,荒无人烟。
到敦煌必游鸣沙山和月牙泉,还有举世闻名的莫高窟。先租了沙漠鞋骑骆驼。第一次骑那庞然大物,有点害怕。牵骆驼的老乡说,别怕,它好听话的。未接客人的骆驮皆卧着,等我们坐在它身上,它才起身前行。进沙漠的驼队一队接一队,驼铃阵阵,煞是壮观。行到中途,工作人员为我们每人拍下两张照片,一张特写,一张全景,把浩浩荡荡的队伍拍了出来,让我们惊喜异常。到达半山腰,骆驼在此歇息。我们徒步去登沙漠顶。第一次亲近沙漠,还真与想像中差别巨大。南方的沙子一摸手就脏,而沙漠里的沙子柔柔的,很干燥,也很干净。不少孩子在沙里打滚,也不会弄脏衣服。登顶后还能滑沙——每人坐一个竹板做的筏子,从陡处下滑。起先好怕摔下去,一坐上筏子才知,沙漠根本不滑,把筏子放在好陡的地方也不会自行滑动,要滑,就得两手用力往后撑才行。不长的一段坡,我们竟滑了20分钟。
继续骑骆驼往西走,去看月牙泉。月牙泉四面被沙漠包围,可它历经千年而不消失,堪称“沙泉共处”的天下奇观。
午饭后游莫高窟,它是古代僧人在石壁上开凿的石窟群。现已发现洞窟735个,洞内壁画4.5万平米,彩塑2千余尊。其中第96窟弥勒大像高35.5米,第148窟释迦牟尼涅槃卧佛长14.7米。每一窟的佛像与壁画均不重复,其艺术水准举世无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艺术宝藏”。
当晚,搭乘火车去吐鲁番,开始新疆之行:看火焰山,游葡萄沟,观坎儿井,做客维吾尔族家庭。我们到访的这个维族家庭共有43口人,院子中央葡萄架下,摆满新鲜葡萄、西瓜、哈密瓜和葡萄干、梅子干等各色点心。我们围坐桌子四周。男主人是个热情好客的中年人,欢迎词简单又幽默。比如他说:按我们维族风俗,坐上桌后,男士没有吃的东西女士不准先吃。吓得一些嘴馋女士赶快把想吃的东西放下。吃好点心,中年人示意他的小妹妹跳舞。女孩先跳了《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达坂城的姑娘》,后又有游客点了印度《天竺少女》。女孩高挑俊丽,舞姿优雅,获得我们的阵阵掌声。
饭后,乘车去往230公里外的新疆首府乌鲁木齐——我们此次旅游的最终目的地。长途跋涉中,有游客说到这场旅行坐车有点多,动辄几百公里。导游说,的确是这样,新疆太大了,160万平方公里,等于全国领土的六分之一。要是去南疆和田或喀什玩,就是上千公里,光来回坐车就得四五天。
到乌鲁木齐吃过晚饭已是9点多了,太阳仍在。导游说,乌市在中国西部,比内地时差晚两个多小时,内地8点上班,这里10点上班,现在晚上9点多,内地城市早已灯火辉煌了,可乌市还是白天呢。在宾馆住下后,我和李君上街转悠,见识了一下乌市人的夜生活。在一个维族小伙摊上买了几串烤羊肉,1元钱一串,好吃又便宜。问起满街的瓜果,原来都是按公斤论价:哈密瓜1元一公斤,西瓜7毛,桃子5毛,鲜葡萄1元2角。真是便宜啊!我们每样都买了,拿回宾馆大吃了一顿。
第二天去天山。天山的中心景点是天池,据说那是王母娘娘洗澡的地方。高中时读碧野散文《天山景物记》,心中记下了这个美丽的地方。山上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先后观看大小天池、石门一线等景点,远眺博格达峰,那里白雪皑皑,美不胜收……
这场巡游,虽是走马观花,却依然饱览了大西北风光,体会了异族风情,感受了祖国疆土之大,增长了地理、历史知识,让从小就觉得神秘而遥远的西北边关,变成了眼前可亲可触的风景,令我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