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美丰顶山


▲秀美丰顶山

▲月光古寺

丰顶山脚下梯田

神龟负重

新兴风车

丰顶山位于袁州区北部万载南部,相传东晋安帝时期,曾有汤、周两县令,不满朝纲,弃职修道于此,故又名汤周山,为万载县与袁州区之界山,主峰九峰海拔959.9米。民国版《宜春县志》记载:“孤峰耸拔,高入云表,故名峰顶山。”文化大革命时期掀起农业学大寨高潮之时,取“丰收”之意,即改为丰顶山。

丰顶山风景秀丽,溶洞景色壮观,山峰叠嶂,沟壑交错,溪水奔流,瀑布飞泻,云雾缭绕,春季树木繁茂,竹林翻浪,山南一片野樱花盛开,似雪的海洋,花的世界,一望无垠;秋天红豆杉绿叶葱茏的枝上结满了透红的豆子,红绿相映。丰顶山生态资源亦非常丰富,草鹿、野猴、野猪、娃娃鱼及野兔等到处可见。

丰顶山境内有保存完好的原生态风光,诸如羊肠古道、麻石小桥等。其间随处可见竹林摇曳、幽深峡谷、流泉飞瀑、奇石林立,更有汤周祠、月光寺声名远扬,令人神往。

紫盖禅寺

禅宗洪州宗派祖师马祖道一在唐大历(768年—779年)年间到丰顶院弘法,尝立东、西、北三塔。西塔旁井泉清冽,遇旱应祷。一日,马祖道一行至万载高城云盖山下,见其山势崇竦,屹若车盖,有紫云缭绕于峰顶,于是取名为紫盖山,并在此建紫盖禅寺,弘扬佛法。自此,峰顶院踞宜万之界、紫盖寺镇湘赣要道,一南一北,均为说法的道场,僧友、信众云集,盛极一时。后因物换星移,紫盖寺在风雨侵蚀下颓败。时至清顺治中,邑贡生袁端招僧觉中募建。邑人闻代、辛金寿等倡捐田亩,在紫盖寺原址又建起紫盖庵。若干年后,紫盖庵也在风雨中倾颓。

2018年,吉安白云寺通净老和尚高足临济宗第四十八代弟子释果贵法师善交海内僧友,广结十方信众,在2019年春动工重建紫盖禅寺,并任该寺住持。

横坑瀑布

丰顶山溪水纵横,流水潺潺,瀑布成群,尤横坑瀑布最有名。横坑瀑布是最大一处瀑布,迭泉不断,流水从悬崖间磅礴而出,云雾席卷而上。瀑流中间有一块硕石,将飞瀑劈为两半,雷声轰鸣,水花四溅,在阳光照射下,斑驳陆离。瀑布之下,水积深潭,潭边峋石林立,碧草丛生,鸟鸣蝶飞,轻雾飘缭。深潭之水从石隙间飞流而下,又形成了一条又狭又急的飞瀑。飞瀑一级连一级,迭泉溅飞,直流接龙,十分壮观。

巷口通道

传闻巷口通道原本是两山相交并没有出入的通道。人们白天打开通道,到了夜晚通道又自然合拢了。无奈之下,请来了法师在此施法,这才勉强有了现在这条狭长的巷口。入得巷来,向东50米,一条小河掩映于青山之间,一棵古樟横贯河面。一座小巧古朴的塞江祠坐落在此,享受人间香火。

丰顶洞天

丰顶山溶洞成群,比比皆是,洞中钟乳、石笋千姿百态堪称一绝。号称江南第一洞的庄溪月山洞,洞长16公里,有龙潭求雨神话传说。尤其景色诱人,有跌石山、七层楼、风洞、戏台、烂泥湖等景区,处处石笋冲天,钟乳接地,奇石耸立,有的如雄狮吼天,苍鹰俯瞰;有的如梯田层叠,花瓣绽开;有的如百丈长瀑玑珠溅落,有的如祥云万朵天门开启,石笋、石花、石幔、石凳、石桌、梯田数不胜数。洞内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颜色艳丽、质地纯正的方解石、钟乳石和石笋,宛若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惊叹不已!

贯前飞瀑

贯前飞瀑发源于丰顶山北麓的贯前水,从千年圳坝上一泻而下,形成了颇为壮观的山中飞瀑,只见那溪水溅在石壁上散作一团团白雾,随风飘荡在峡谷之中。倘若至身涧底,阵阵则清凉随风结伴而至,让人暑气顿消,心旷神怡!此后溪水一路向西流逝,直至与山里水融汇,方调头向东奔流。

汤周仙祠

相传夏商之时代有汤周二人在丰顶山结庐修行,直至得道成仙。修行期间,他们广施恩泽于百姓,深受百姓爱戴。汤周祠是为纪念他们而建。祠背倚苍山,两条小溪在祠前交汇,溪上分别建有小拱桥。故有“两水夹明镜,双肩挑彩虹”之喻也。

神龟负重

看过汤周祠,走进丰顶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千年神龟。只见道旁几根细竹掩映着一面石壁,在参天古木的陪伴下若隐若现,犹如神话中的仙境,而道路的另一侧则可见身负重物、状如乌龟之物,似乎正向你走来……那就是千年神龟,它正在此守护人间。

麻石小桥

别过千年神龟,踏着脚下的石径,迎着凉爽的清风,漫步在梯田之间,缓缓而行,约两三百米处,一座麻石小桥便呈现您的眼前。只见两条长达丈余、宽四十来公分、厚近一尺,重逾千斤的麻条石严丝合缝地拼在一起,横跨在遍是怪石的小溪之上,躬身渡客已逾好几百年。

麻石试剑

跨过这麻石小桥,来到了一处较为开阔的山谷,迎面可见一巨石矗立在山谷之中。从不同角度看,它好似一颗破裂的心,又如一柄开裂的巨斧独自兀立在荒野之中。走近巨石只见一道近半尺宽的裂缝将一丈多高的巨石一分为二。传说那是许真君铸剑试锋所为,在巨石脚下还有一杯长剑躺在其间。

羊肠古道

连着麻石小桥的是一条羊肠古道。这里曾是丰顶山北麓人前往丰顶山月光寺朝圣的必经之路。这条羊肠小道宽不足1米,长有近3000米,全由大大小小的各种石块修筑而成,迄今已逾百年之久。小道盘山而上,连接着五座麻石小桥直达月光宝寺。小道石阶布满青苔枯藓,印证着岁月的沧桑。

月光古寺

据记载,月光寺始建于427年,为东晋时汤、周二县令辞官结茅修行而建,时称汤周观,宋代易名为紫微观,南宋时与后九峰寺统名峰顶院,昔为马祖道场;明代僧人德心复修,改为月光寺。月光寺曾盛极一时,相传余祖师(普庵祖师)、彭祖师、黄祖师、马祖师等广受民间崇敬的高僧大师都到过这里修行。曾建有东、西、北三塔于峰顶,道场分布分宜、萍乡、宜丰、上高、万载、宜春各地,为365个分庙的庙宇总督,信众上万,至今仍留下许多神奇传说和遗迹。

新兴风车

在新时代,古老的丰顶山又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这些大风车竖立在丰顶山的各个山头隘口,风叶长数十米。风吹来,风叶迎风起舞,衬托蓝蓝的天空,很有意境,景色壮观。

文/图 徐小明 王正心 龙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