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春光,我市各地春耕备耕忙


本报讯 记者彭彪 樟树台报道 近日,我市各地积极抢抓农时,加大力度做好春耕春管工作,为粮食丰收夯实基础。

在袁州区南庙镇,种粮大户周海棠正在察看秧苗生长情况。有着十年种粮经验的他,今年第一次尝试工厂化育秧。眼下正是早稻插秧时节,周海棠放心不下,再一次来看育秧情况。看着绿油油的秧苗,他满心欢喜。

周海棠说:“今年,我在大棚育了1000多亩的早稻育苗。目前,市场上短粒米的价格更高,所以我们的育苗以短粒型为主。我今天特意过来看了看,育苗长得非常的健壮,心里特别高兴。今年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

俗话说:“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近年来,我市通过建设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将水稻育秧环节从田间转移到工厂。育秧中心可通过控制湿温度,减少气候和温度变化对秧苗生长的影响,有效提升育秧品控水平,大幅缩短育秧时间,在让农民省时、省力、省钱的同时,有效提高粮食产量。

在樟树市中洲乡,依托农业机械化加快水稻栽插进程,田间地头到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种粮大户余坚与工人们正大展身手,熟练地驾驶着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一株株秧苗从苗盘上依次滑落,被均匀地插入田中。不到半小时,一大片农田就插满了嫩绿的小秧苗。今年,余坚流转土地,种植了200多亩早稻,从水稻育秧、耕地、施肥到插秧、植保、收割等环节,将全程实行机械化。

余坚介绍说:“一台插秧机一天能插40亩田,我这两百多亩田,五六天就可以插完。相比以前传统插秧,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效率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今年省级下达我市粮食播种面积921.58万亩,其中早稻352.3万亩。为确保今年春耕顺利,我市先后组织1000多人次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指导各地开展春耕,投入农机总动力达260万千瓦,农业机械总量达43.9万余台(套)。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早稻播种面积282.93万亩。

此外,我市持续优化粮食生产配套政策,全面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各类强农惠农补贴。鼓励各地创新政策支持粮食生产,各产粮大县确保安排不少于20%的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用于粮食生产,重点支持早稻生产,共落实各级财政资金2.8亿元。加大粮食生产资金投入,不断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做到“政策兜底保生产、农户种粮有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