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普法时刻
错误登记赔偿责任如何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二十二条规定:
“当事人提供虚假材料申请登记,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因登记错误,造成他人损害的,登记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登记机构赔偿后,可以向造成登记错误的人追偿。”
不动产登记赔偿责任,指当事人或者登记机构在不动产登记中造成他人损害时,依法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不动产登记赔偿责任的特征:一是不动产登记赔偿责任发生的情形有当事人提供虚假材料申请登记和登记机构登记错误两种;二是不动产登记赔偿责任的责任主体是不动产登记中的当事人与登记机构;三是不动产登记赔偿责任可以是侵权赔偿责任或者违约赔偿责任。
什么是指示交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第三人占有该动产的,负有交付义务的人可以通过转让请求第三人返还原物的权利代替交付。”
指示交付,也称“返还请求权的让与”,指在设定或者转让动产物权时,如果转让动产物权或者为他人设定动产物权之人的动产由第三人占有,负有交付义务的人可以将其享有的针对第三人的返还请求权让与给受让人,以代替现实交付。如甲将自己的汽车出租给乙使用,租期一个月,租赁期未满之时,甲又将汽车出售给丙,由于租期未满,汽车还在由乙合法使用,此时为使丙享有对该汽车的所有权,甲应当将自己享有的针对乙的返还原物请求权转让给丙以代替现实交付。
物权受到侵害有哪些解决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物权是一种绝对权,加强对物权的保护,是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
和解,指当事人之间在没有第三者参加的情况下自愿协商,达成协议。和解属于当事人处分自己民事实体权利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发生在诉讼以前,也可以发生在诉讼过程中。
调解,指通过第三人调停解决纠纷。通过调解达成的协议还可以依法申中请司法确认。
仲裁,指当事人协议选择仲裁机构,由仲裁庭裁决解决争端。
诉讼,包括民事、行政、刑事三大诉讼,物权保护的诉讼主要指提起民事诉讼。
单位负刑事责任的范围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这样规定是从单位犯罪的实际情况出发的。由于目前正处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不断发展的时期,有些规章制度尚不健全,哪些行为属于单位犯罪,有些情况还不够清楚,单位犯罪的情况也十分复杂。对实践中比较突出,社会危害较大,罪与非罪的界限较容易划清的单位危害社会的行为在刑法分则中作了规定,因此,本条规定单位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管制的期限有多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违反第二款规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管制的执行机关是社区矫正机构,即司法局或司法所。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判处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劳动,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主要针对罪行性质轻、危害小、人身危险性较小。
哪些是非刑罚性处置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非刑罚性处置措施,是指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对于犯罪分子直接适用或者建议主管部门适用的刑罚以外的其他处理方法的总称。
宜春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