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丰新昌湖:一幅绿色生态画卷


眼前,新昌湖是一座湖,面积25公顷。耶溪河在此拐弯回旋,经过人工开挖,便形成了这座湖。历经千年,原生态地的存在着,成为宜丰这座美丽县城的城中湖。因新昌湖而形成的“新昌湖湿地公园”,早已成为省级湿地公园。

清晨散步,我都会从湖中穿过。每次经过,我都会在湖心岛上站立一会儿,眺望一湖绝美的风景。尽管四季风景各异,但当属夏季最佳。

近岸,是翠绿的树林。偶尔会看到一两只黑色的大鸟,栖息在树梢的顶尖处。树枝上下摇摆,大鸟左顾右盼。突然,大鸟发出清脆的鸣叫,霍然飞起,箭一般飞向蓝色的天空,瞬间不见了踪影,给人留下一份怅然若失的迷茫。

风吹过茂密的树林,那飒飒声,显得格外悦耳。走近树林,透过绿叶的缝隙,能窥见林中的景象。比如,几朵盛开的野花,几只栖息的蝴蝶,一群觅食的麻雀。那群麻雀在满是枯叶的地上跳来跳去,宛若星光闪烁,照亮树林幽深的绿。

树林中低矮的绿色植物上,栖息着蜻蜓,栖息着蝴蝶。蜻蜓总是大片大片地停在绿叶上,五彩缤纷,颇为壮观。蝴蝶就不同了,总是三两只,不会太多,但很大,红黄相间的羽翼上,布满一个个黑点,像一只只黑色的眼睛。所以,虽然只有三两只,却依旧醒目,尤其是在这个盛夏的早晨,显得异常璀璨。

走进树林,麻雀立即呼啦啦地飞起,消失在绿叶丛中。树林瞬间热闹起来,又瞬间安静下来。蜻蜓、蝴蝶蓦然受惊,振翅翩然而去,留下一份迷人的从容与优雅。米兰·昆德拉说:“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我们都不擅长告别。”相遇是偶然,离开是必然,只是在告别时却未必能做到如此的从容与优雅。

穿过树林,湖堤旁边,是一片荷。盛夏时节,那一片荷长得正旺。荷叶如盖,大如斗笠,色泽碧绿,如这个夏天一样厚重。荷叶上有水滴凝聚,发着耀眼的光芒。晨风拂过,荷叶轻摇,水滴滑落。于是,骤然传出一片纷然的滴水声,因此荷叶下的水面上,就漾起一圈又一圈柔软的涟漪,似心湖荡漾,醉人心境。一些荷叶的中心,趴伏着一只青蛙,脑袋微翘,一双鼓凸的眼睛,滴溜溜地注视着周围的景象,仿佛随时准备跃身于水中。一只青蛙,俯身于一片荷叶之上,就是一个特写,是这个盛夏早晨最生动的特写。

荷叶中间,荷花亭亭,姿态挺拔灵秀。早晨的荷花,半开半合,美到极致。曾国藩曾形容人生的最佳状态——“花未全开月未圆”。早晨的荷花,生动地诠释了曾国藩的这一名言。半开半合的荷花,随风摇曳,像一场梦,在迷幻的世界里绽放。其实人在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梦,期望在未来的世界里绽放。

太阳渐渐升起,阳光普照,金色的光线在荷叶上流淌、跳跃、闪烁,流光溢彩,绚丽夺目。随着太阳缓缓升高,半开半合的荷花次第开放。于是,眼前豁然一亮,觉得这个夏日的早晨,简直是灿烂极了,明媚极了。

晨风吹拂,湖水荡漾,荷叶如卷。叫人情不自禁地想起汉乐府的那首《江南》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田田”,是怎样的一种茂密与繁盛?又是怎样的一种明亮与浓郁?夏日的早晨,一片荷花,就是一片鲜亮,就是一抹馨香。

走过雕花栏杆的小桥,湖的中心是一座绿色的小岛。岛上是茂密的树林。葱郁的樱花树,婆娑出一片浓碧的天地。树枝上栖息着一群白鹭,不时鸣叫着,声音嘹亮、清脆。听着,就感觉这个早晨格外清爽。白鹭很少安静下来,总在飞翔,也飞不远,绕岛飞翔,至多也就是在湖面上盘旋一圈,又飞回岛上栖落在樱花树上。白鹭飞翔的时候,白净的翅膀铺展着,晨光映射,在蓝色的天空中挥洒着纯洁耀眼的白,夺人眼目,撼人心魂。

站在湖心岛上凭栏远望,蓝天、白云、绿树、碧水、白鹭相映成景。碧水之上,一个汉子划一条小船,在湖面游荡。晨光下,波光潋滟,划船的汉子像一道明亮的霞光,在波光粼粼的湖面闪烁跳跃。有时,那划船的汉子放下双桨,站起身来仰起头,放声高歌。于是,湖面上便飘荡着或欢快或悲怆、或高亢或低婉的歌声,经久不息。

我站在湖心岛上眺望那一湖的风景,那一湖风景是有层次的,是多彩的,是灵动的,是丰富的——这就是一座湖的自然生态。新昌湖,美丽着我,感动着我;我,点缀了湖,或许,还风景了湖。

文/李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