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父亲“背”出来的冠军


10月24日,万载县潭埠镇濠田村邹育锋、欧阳会连夫妇盯着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男子举重65公斤级比赛直播,看到儿子邹益挑战222公斤一举夺冠,打破该项目亚残运会、亚洲及世界纪录,激动不已。
从万载县的小山村到亚洲残疾人运动会的冠军领奖台,“板凳男孩”邹益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冠军路。10月25日,《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驱车来到潭埠镇,与邹益进行了连线采访。
8岁遇车祸失去双腿
邹益1995年出生在万载县潭埠镇濠田村山仔上组的一个普通农家,小时候长得虎头虎脑,活泼可爱。然而,一场车祸改变了这个农家孩子的命运。
2004年8月,8岁的邹益过马路时,被一辆疾驰而过的运砂车撞倒在地,双腿被车轮碾过,现场惨不忍睹,生命危在旦夕。
经紧急送医后诊断,邹益的双腿被车轮碾碎,骨、肉已经分离,需截肢才能保住生命。在福建务工的邹育锋匆匆赶回来,目睹儿子遭此厄运,心疼不已。
他们东拼西凑借了5万多块钱,让儿子做了截肢手术。可没过多久,邹益的残肢感染,不得不做第二次截肢手术。最终,邹益的双腿只保留下约20厘米长。
孩子才8岁,今后的路该怎么走啊?邹育锋忧心忡忡,妻子欧阳会连整天以泪洗面,家庭陷入了贫困和无尽的伤痛。
父亲背上艰辛求学
秋季开学后,年幼的邹益很想回到课堂,可他无法行走。看着儿子渴望读书的眼神,邹育锋背起儿子来到濠田小学。
从此,爸爸就是邹益的“双腿”。家里通往学校的路有2公里长,是一条泥巴路。邹育锋每天背着儿子,深一脚浅一脚,行走在这条泥巴路上。
因为只有短短的残肢,邹益就像个小肉坨一样,挂在爸爸的背上晃。爸爸只能勉强用双手托着儿子的屁股,坚定地往前走。
每次回到家中,邹育锋看着儿子小手红色的勒痕,很是心疼,只能用酒帮他擦拭来缓解疼痛。最怕的是雨天,邹益只能一手搂着爸爸的脖子,一手打着雨伞顶着风雨。有时候泥路打滑,父子俩重重地摔在了泥水里。
回忆起艰难往事,母亲欧阳会连下意识地转过身,擦拭着眼角的泪花。
“比起儿子身体上的残疾,更让我担心的是他心理上的自卑。”邹育锋说,儿子失去双腿之后,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
为了照顾儿子读书,邹育锋在学校附近红砖厂找了一份拖板车的工作,拖一板车砖坯的工钱是0.5元,辛苦一天也只能挣20元,省吃俭用勉强维持生计。
他时常拿起砖厂里的旧报纸,寻找残疾人励志的故事,把那些登有残疾人励志故事的报纸带回家熟记。在背着儿子上下学的路上,他把这些励志故事,一遍遍地讲给儿子听,慢慢地在儿子的心里生根发芽。
孩子在一天天长大,邹益变得坚强起来,也越来越懂事了。邹益不想让爸妈每天这样背着,他想拥有一双自己的“腿”,让自己学会独立“行走”。
邹育锋去修理店,找来摩托车轮胎垫在邹益的残肢下,再找来两把泥工用的粉刷板,让儿子用双手撑着粉刷板,一步一步地移动着身体“走”路。
当时这个家一贫如洗,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一次看到电视里有残疾人用小板凳作为代步工具,邹育锋也找来木板,制作了两条小板凳,给儿子在学校使用。
邹育锋没做过木工活,做的小板凳很粗糙,也不结实。邹益双手撑着小板凳代步,经常磨得出血,还很不稳当。没过多久,两条小板凳就不能用了。
邹育锋只好从家里找来木板,请木工师傅帮忙定制小板凳,还给小板凳的凳脚钉上胶皮,让板凳用得更久些。从此,小板凳成为了邹益的“双腿”。
在濠田村,人们经常可以看到“板凳男孩”上下学、干家务、做农活的身影。“那几年给邹益做了十几条小板凳。”欧阳会连向记者回忆道。
长年累月用双手撑着小板凳“行走”,“板凳男孩”邹益的臂力远超同龄人,遇事也更为坚强自信。
一根扁担和两袋沙子的“杠铃”
2010年初,邹育锋到万载县残联为儿子办残疾证时,看到江西省残疾人运动管理中心选拔运动员苗子的通知,这让他想到了一件事。
有一次上体育课时,老师要求班上每个学生都展示一项才艺。“板凳男孩”邹益行动不便,但掰手腕还行。果然,全年级200多名学生,没有一个掰得过他。“或许这是儿子的一条出路。”邹育锋赶紧咨询县残联报名,想让儿子试一试。
回到家后,邹育锋将自己的想法与儿子沟通后,用一根扁担和两袋沙子制作了一个简单的“杠铃”,让儿子放学后在家里练习举重,锻炼臂力。
几个月后,邹育锋背着儿子乘坐班车来到设在高安市的选拔点,那里有不少残疾少年前来参加选拔。在选拔中,邹益以强健的臂力入选,成为当年宜春市唯一的残疾人举重运动员,进入江西省残疾人运动管理中心训练队。
身残志坚的邹益,从不放弃上进,也从不动摇梦想,每天坚持刻苦训练,不断挑战和突破自己。经过日积月累的训练,他用自己强有力的双手,一次又一次举起了沉重的杠铃,先后在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全国残疾人举重锦标赛中屡获佳绩,2021年10月邹益入选国家队。
2022年韩国平泽残疾人举重亚锦赛、2023年世界残疾人举重锦标赛,邹益连续夺得金牌。记者在邹益的家里,看见他的父母捧出来一堆的奖牌,足足有20多枚。这是他们全家的荣耀。
最激动人心的是10月24日杭州第4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男子举重65公斤级比赛。在激烈的比拼中,邹益前两次轻松举起206公斤、212公斤;第三次举起218公斤,挑战亚洲和亚残运会纪录成功。
“我想再突破下自己,第四次加了4公斤。”这一次,邹益举起了惊人的222公斤,一举夺得金牌,并刷新世界纪录。在视频连线时,远在杭州的邹益向记者介绍了他的比赛经历。
这是江西运动员在杭州亚残运会上夺得的首枚金牌。当记者向邹益夺冠并打破世界纪录表示祝贺时,憨厚的邹益说:“谢谢大家的鼓励和支持,以后会更加刻苦地训练,来冲击自己的世界纪录。”
邹益向记者透露,他希望在明年的巴黎残奥会上再突破自己,争取夺得奥运金牌,“站”在冠军领奖台上看升国旗、奏国歌。
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这13年里,从父亲的背上到“站”上亚残运会的冠军领奖台,“板凳男孩”创造了一个残疾人自强自立、勇于突破的生命传奇。
看到儿子走上了为国争光的道路,邹育锋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据《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