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输送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划分标准探讨


文|贾帅

摘要《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已颁布实施几年,各管道企业都在按照该标准开展管道的高后果区识别。由于标准划定多是定性描述,而不是定量描述,因此在实际工作应用中存在不同企业、不同技术人员对同一个高后果区划定级别不同的问题。本文结合管道实际应用情况,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将户数折算为人数,提出按照管道影响范围人员数量划分高后果区级别的方法,制作高后果分级表。该方法定量描述高后果区等级,标准明确,简单科学,便于实际操作应用。该方法解决了特定场所高后果区分级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同时解决了输气管道按照地区等级划分高后果区级别不合理的问题。

关键字 油气管道 高后果区 完整性管理 地区等级 高后果区级别

2016年3月1日,《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正式实施,管道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对管道高后果区的管理有了规范和依据。越来越多管道企业按照国家规范开展了管道的高后果区识别,进行风险评价,建立了相应的完整性管理体系,管道的安全管理更加规范[1-8]

但是《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对于高后果区识别划分标准规定不够明确详细,高后果区等级划分是定性的描述,非定量描述。定性描述在实际工作中因人而异,会造成同一个高后果区划分级别不统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无法套用规范的情况,各企业对于规范的解读和标准适用性也存在分歧[9-11]

本文结合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对《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中高后果区识别划分和管理进行探讨,对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提出量化指标,对特定场合高后果区提出划分依据,对环境敏感性高后果区特殊情况提出改进意见,供相关从业技术人员进行借鉴,促进完整性管理规范中高后果区识别标准的量化、细化,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标准统一性。

一 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等级划分

《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中高后果区识别分级表中Ⅲ级高后果区规定是“四层及四层以上楼房(不计地下室层数)普遍集中、交通频繁、地下设施多的区段”[1]。楼房普遍集中没有明确的标准;交通频繁也没有明确车辆和人流量;地下设施多,没有说明设施类型和数量标准。这几个条件是满足一个还是同时满足划为Ⅲ级高后果区,规范没有明确,各企业在识别过程中标准不一。楼房普遍集中没有考虑是否入驻、人员入住率等问题。同一个高后果区不同单位、不同评价周期划分等级不一样。

《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中Ⅱ级高后果区b类标准中规范明确了具体的户数,相比Ⅲ级高后果区标准更加详细,便于操作。沿街的商铺很容易分清户数,但大商场分租给很多小商户,按照几户计算难以界定。工业区中工厂往往比较大,工人比较多,一个工厂算一户,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