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对促进安全生产的几点思考


二、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命线”,必将对滋养企业安全文化,引导员工行为产生积极的催化作用。

(一)多元化思潮的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人的思想受到了各种西方文化、价值理念的冲击。特别是新生代员工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人的思想和精神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强调现实、讲求实惠、看重眼前利益,不注重精神世界建设,造成工作执行力弱化,工作标准降低,不利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

(二)基层缺乏高素质专业化的思政人才。

思政工作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决定着思政工作成效的高低。而当前大多数的思政工作者多为半路出家,没有系统理论知识做支撑,加上对新时代的思政工作的认识高度不够和缺乏相应的思政工作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思政工作的实际效果。

(三)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方式较为单一。

基层思政工作多为“自上而下”,主要落实上级党政部门的工作部署,多采取机械学习和思想漫灌的“填鸭式”教育手段,局限于传达各级文件、组织座谈会,内容枯燥、创新不足、吸引不强,对员工引领作用相对有限。

(四)基层员工成长背景存在较大差异性。

基层一线员工教育背景高低有别,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成长背景复杂多样,自身素质强弱有分,整体呈现出差异性、多样性的显著特点。基层员工在接受思政教育之后,往往会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利益出发,对教育内容进行自我理解和选择,存在着“选择性倾听”“选择性执行”的问题,造成教育结果弱化和执行力降低,影响了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中国航油西北公司的工作实践和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维护好安全生产的平稳有序,是确保员工健康、家庭和谐、企业和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需要。

中国航油西北公司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民航能源保障单位,承担着西北地区24座民航运输机场和16座通航机场飞行器的航煤(汽)保障工作。近年来,西北公司深刻认识和坚定把握民航工作的鲜明政治属性,持续加强思政工作对安全生产的政治引领,不断强化“三个敬畏”主题教育,努力把思政工作贯穿于安全生产的始终,多措并举,多路并进,大力营造“严守安全价值观”“细耕员工思想田”“实心贴心干好事”的“严、细、实”思政工作氛围。在上级党委、行业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和全体干部的不懈努力下,征服西北地区了点多、线长、面广的复杂环境,战胜了平均海拔为3236米高高原机场严重缺氧的恶劣气候,连续实现了24个安全生产年。成绩的取得,有以下实践和启示:

(一)强化党的引领,坚持思政工作的政治性。

坚持政治性是开展思政工作的根本遵循,是衡量思政工作教育效果和质量评价的第一标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和弱化。尤其是作为民航保障单位,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更要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把“讲政治”摆在首要位置。西北公司按照“加强政治引领、融入中心工作、落实党建责任”的原则,系统梳理了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