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国企青年党史学习教育的时代价值与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国有企业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任务,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团结和凝聚基层青年力量,赓续国有企业的精神血脉,增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机活力。当前,在青年员工中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助于深入宣传党的初心使命,增强党团组织感召力,对于引领青年思想、激发青春建功、永葆企业基业长青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企青年思想现状及政治教育误区

根据对中航油京津冀物流有限公司青年员工思想动态的调研数据,青年员工队伍的思想状态总体向好的趋势十分明显。通过不断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以及一系列政治理论学习和形势任务教育,青年员工坚定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信仰,拧紧了理想信念的“总开关”,进一步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做到了“两个维护”。特别是在遭遇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对比西方国家的糟糕状况,愈来愈多地青年更加坚定地拥护党的领导,对党团组织表示信赖和向往。多数青年员工能够把对党的热爱转化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热情。

然而,由于新一代青年员工大多出生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繁荣稳定的二十世纪90年代前后,生活条件优裕,在教育、就业、爱情等人生关键阶段成长比较顺利,较少遭遇坎坷和挫折,因此较少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更多追求生活上的享乐舒适。在基层青年员工思想动态摸底调查中,部分青年对自己的工作薪酬变化比较敏感,对岗位选择也比较苛刻,反映出部分青年员工存在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不关心政治经济形势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的不良心态。同时,随着互联网和手机新媒体的全面普及,信息多元化对当代青年思想、性格和心理的冲击影响较大。再加上近年来西方反华势力加紧对青年的思想渗透,历史虚无主义解构党的历史,党的宗旨观念和主流精神在网络媒体中一度受到严重质疑,个别青年在意识深处难免产生信仰危机,一方面助长了自私自利、拜金主义,另一方面也严重削弱了党团组织正常开展的思想教育效果。另外,国有企业基层党团组织在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时缺乏创新,照本宣科式的学习教育成效甚微,难以对当代青年产生较强吸引力。也是青年员工对政治思想教育认识不足、甚至产生抵触和反感的原因之一。

二、在国企青年中开展党史教育的时代价值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这是党中央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国有企业深化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企业团组织认真解决青年思想问题的有力抓手。对国有企业来说,当前面向青年员工开展党史教育的时代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纠正青年信仰错位。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革命先辈面对中华民族危难、积极探索科学真理、勇敢投入革命建设的历史。面对相互矛盾的各类社会学说,他们通过研究对比,紧密结合中国实际,确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明确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信仰。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学史可以明理,学史可以增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可以引导广大青年从仅仅关注个人命运转向更多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关心企业的未来发展,可以帮助青年掌握强大的思想武器,辨析错误思潮,正确把握科学的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