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以石油化工企业为例 浅谈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转型

近3年来,随着技术进步,越来越多基础的财务工作可以交由计算机处理。财务工作模式转型引起社会广泛讨论,其中财务工作向管理工作转型是讨论的一大热点。2016年国家财政部发布财会〔2016〕10号《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对管理会计工作提出了纲领性指导。《指引》指出:“管理会计的目标是通过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参与单位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并为之提供有用信息,推动单位实现战略规划。”
管理会计活动是单位利用管理会计信息,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在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方面服务于单位管理需要的相关活动。管理会计的工具主要有战略地图、滚动预算管理、作业成本管理、本量利分析、平衡记分卡等。
本文作者在工作中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思考。希望通过分析石油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特点,找出存在的问题,以管理会计的思想和方法,指引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转型,使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达成“参与单位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并为之提供有用信息,推动单位实现战略规划”的目标。
一、石油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的特点
(一)特种设备种类多
石油化工企业属于高危行业,对安全性、特殊性要求特别高。因此特种消防安全设备、特种作业设备数量多、种类多。以南宁某石油公司为例,按固定资产的基本属性和管理的需要,将固定资产分为航油加注设备、地面加油气设备、储油气设备、接卸油设备、管线及阀门、运输设备、动力设备、信息通讯自控设备、工具及仪器、安全防护及消防设备、电气及照明设备、机修及检测设备、房屋、构筑物、后勤及其他和土地,共16大类,100多种小类,1200多个子类。
(二)设备连接紧密
石油化工企业的原材料与产成品都属于易燃易爆品,需要坚决杜绝与空气、火源接触。因此产品从原料采购运输到入库,再到生产、销售,每个环节对环境的密闭性都有严格要求。因此石油化工企业各项设备之间的连接是非常紧密的。
以上述公司为例,石油原料从炼油厂出发,通过货运列车运输至铁路卸油站;通过卸油泵将石油原料输入储油罐;再通过加油泵和埋地长输管线将石油产品输送至加油地井;最后通过加油车将石油产品注入用油机械中。整个过程仅卸油站与货运列车、加油车与用油机械不存在物理连接。其余各种设备均通过焊接等方式紧密连接。
同时,储油罐还焊接一套消防设备,包括连接着一条消防水管,一个消防水泵,一座消防水池,一条消防泡沫管,一个消防泡沫泵,两个消防泡沫罐。由此看出,石油化工企业的绝大部分固定资产,都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以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发挥作用。
(三)设备替换频繁
石油化工企业对安全性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各种主要的生产设备必须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因此,设备的检验、检测、维修工作频繁。而且这些检验、检测和维修,一般都不能短期内完成,耗时短则数天,长则数月。一项设备送检或维修,就需要启用备件。有时候,备件不足,还有可能从其他地区的分公司调拨备件。石油化工企业的设备在不同位置、不同区域间的替换非常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