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运输机场油库合理的库容分析


图5 规范规定的油品质量控制时间关系图

5.1 航油供应规范对油品质量的控制要求

按照国内现行《民用航空燃料质量控制和操作程序》[14](MH/T6020)的规定,油品质量从沉降控制和检验控制两方面进行控制。

(1)沉降控制

MH/T6020对油品沉淀做出于具体规定。通常情况下,航煤储罐的沉降时间按3小时/米计算,或沉降不低于24小时,以时间短的为准。在收油管道装有过滤分离器、油罐为下锥底并装有浮动吸油管的,卧式油罐沉降时间不低于1小时、立式油罐不低于2小时。

(2)检验控制

在质量合格文件的基础上,大中型机场(MH/T6020)在中转油库已完成重新评定项目检验的或小型机场油库(执行MH/T6044),在机场油库仅进行核对检验,检验时间可在10分钟内完成。如需要在机场油库做重新评定项目检验的,通常可在3到4小时内完成。加上30分钟的收油静置时间,从收油结束到检验完成,小型机场油库检验控制时间约需40分钟,大中型机场可以在4.5小时内完成。

(3)油品质量控制总时间要求

沉降控制与检验控制是同时进行的,前者时间长于后者时间,所以对“质”控制耗时应以沉降控制耗时为准。质量控制时间最长不超过24小时。

5.2 对数量的控制

在质的控制时间内,对量的需求的满足程度,即在一座油罐静置沉降的时间内,另外的油罐储存量应能满足所在机场的航油消耗。因此,极限的最低库容天数应为2倍的沉降时间。国外一般都不小于3倍的沉降时间。

考虑到油罐清洗作业,在一个油罐清洗时,另外的油罐应该同时满足油罐清洗期间机场的航油消耗需求和油罐沉降时间的要求。

国内外通用机场、部分小型运输机场,每种油品1台罐式加油车、或者1座罐就可满足供油需求。《07企标》明确年加油量不大于1000吨的机场,应按照以车代罐的形式建设。2005年,银川机场停用机场油库,从约20公里外的卸油站直接将航油运至机场,储存于罐式加油车中,直至年加油量超过2万吨后,才重新启用机场油库。国外年加油量在600万吨以上的超大中型机场,3天的库容也能保证整个机场供油需求。这些都是极其简约的成功供油案例。

6 双碳战略对库存天数的影响

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是中国对全世界的承诺,是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在能源替代方面,到2024年,使用氢能的10到20座飞机的商业飞行里程可达500英里,到2030年,商业喷气式飞机可搭载200名乘客,飞行里程可达3000英里”[15] 。随着新能源技术逐渐走向成熟,航空能源正面临颠覆性的革命。未来20年,是航空能源替代的过渡阶段,航煤的消耗增速将逐步减少,现有的技术和设备设施将逐步被淘汰。航油设施的投入是属于中长期的投入,未来航油设施的建设应尽可能简化,降低库容天数,提高周转率,避免过多投资浪费。

7 影响库容的因素分析

基于国内外民航机场油库库容、库存的分析和历史经验,影响机场油库库容的因素包括运输和资源条件、质量控制要求、“双碳”战略和经营者的理念等。

7.1 运输和资源条件不是影响机场油库库容的主要因素

国内航空燃料市场处于总体过剩状态,地区间的供应不平衡局面已得到有效缓解,无论东部地区、西北地区,还是西南地区,航油资源保障能力不再是航油供应保障的主要限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