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 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力
存在问题:支部每月都召开支委会,但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如没有议事规则,不清楚支委会该讨论哪些问题;会前准备不充分,会议决策无依据,就事论事的多,深究原因的少;书记未遵守末位表态制度,一言堂;支委有分工但是没有落实,会议决定事项落实不力;融入中心不够等等。
分析与解决方案:支部工作条例规定,支部承担着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决定和支部党员大会的决议,做好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搞好党支部自身建设,组织党员学习政治理论、科学、文化、法律及业务知识,定期向支部党员大会和上级党组织报告工作,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监督党员遵守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等职责。
党支部基于以上职责定位,应制定本支部议事规则,将以下作为每次支委会必研究的内容:一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定、决议的意见和措施。二是讨论确定年度工作计划在当月的落实,对员工思想动态、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制定解决措施。三是安排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和人才培养、班组竞赛、项目攻关、宣传报道、文化活动、志愿活动、帮困救助等阶段性工作。支委会议事的内容紧紧围绕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和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围绕凝心聚力和员工的技能素质提升。
(二)支委履职有担当
存在问题:基层支部委员一般都担任着一定的行政职务,肩负着生产、经营、安全、效益的考核指标任务,支部工作都是兼职干,往往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业绩考核的硬指标上,支部工作满足于完成“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规定动作,除了参加支委会,很少参与日常工作,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现象。
分析与解决方案:一是建立支委年度考核制度。明确各支部委员职责,基于职责分工、本单位本部门年度重点工作、存在问题以及规定动作等,制定各支委年度工作任务清单并进行月度分解,建立支委年度量化考评机制,并在组织生活会上由全体党员就支委履职情况和工作效果进行评议。二是明确支委任职要求。主要包括:时时处处做表率,思想觉悟高于普通员工,工作业绩优于普通员工,工作技能高于普通员工,遵章守纪严于普通员工,急难险重先于普通员工;熟悉情况,了解班组突出问题,了解员工思想动态,了解员工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担当尽责,主动担任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和发展对象的入党介绍人,与骨干员工保持密切联系,积极引导其向党组织靠拢,主动认领班组攻关课题等。
(三)组织生活有靶心
存在问题:一些支部的工作满足于完成“三会一课”等规定动作,以支部工作手册填写完整、党建检查考核不扣分为工作目标,党建工作内容比较单一,员工的参与度不高,党建引领中心工作的作用不明显。
分析与解决方案:党支部应当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通过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及有关业务知识,传达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文件、指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展党员,开展适合党员特点的各种形式的活动等方式,实现锤炼党性、遵守纪律、涵养生态、解决问题的目的。支部组织生活的形式主要包括理论学习、汇报谈心、典型示范、民主生活、调研讨论、评比竞赛等。主要载体包括支部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党课、微党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党的组织生活就其内容来讲必须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原则性和针对性;就其形式来讲,在继承发扬优良传统的同时,应不断开拓组织生活的新形式,力求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富有实效,使形式更富有时代气息。
(四)党员先锋有评价
存在问题:国有企业党组织每年都评选先进共产党员,但如何评选往往都没有具体办法,一般都是由各党支部在绩效考核为A级的员工中进行推举,更多强调与生产经营业绩的关联性,对思想政治先进性的要求反而不够凸显,对其余党员的带动性也不足。
分析与解决方案:对于基层党支部,要以“承诺机制立先进、责任机制标先进、赛场机制比先进、链锁机制当先进、积分机制争先进、评议机制评先进、对标机制学先进、轮值机制练先进”。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党员“六个一”先锋工程来进行党员先锋的选拔,即:讲好文化一故事、联系党外一群众、担当党建一责任、攻克企业一难题、做好管理一改善、管控安全一风险。要坚决树立一面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具体方法为:党员制订“六个一”先锋计划,自行或组队按计划实施,受到上级表彰、经验推广以及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特别突出,经支部评价可以适当加分,反之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工作绩效在班组排名靠后等情况可适当扣分,年度积分最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