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意识形态阵地 汇聚磅礴奋进力量

——浅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


文|刘加刚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企的“根”和“魂”。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国企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中国航油作为航油国家队,必须紧紧抓住意识形态工作的本质和内涵,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守好意识形态阵地,汇聚磅礴奋进力量,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建设世界一流航油公司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下面,笔者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作一个浅要分析。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统一思想意志和行动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两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常学常新。融入新阶段,建设新航油,我们必须切实把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穿到宣传思想工作各领域,把党的领导、党的意志、党的主张贯彻到具体工作之中,确保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坚定不移的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不移的以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把凝聚人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干部员工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开创企业文化建设新局面。

不断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科学防范风险积极应对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进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中国梦”“以人民为中心”“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时代话语,集中展现了意识形态话语在凝聚和引领方面的功能。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的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国有企业意识形态的本质也体现在了干部员工的政治信仰、价值体系、道德观念、文化素养中,体现在了国企人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体现在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在国有企业贯彻执行,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上。当前,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广大干部群众文化自信明显增强,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壮大。但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复杂,网络时代的意识形态工作,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得网络者得天下,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