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牢改革关键 激发改革活力 确保改革成效

以深化改革攻坚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坚持“三个突出” 全面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

中国航油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全方位重塑科技创新体系能力,近三年科技投入相较于十三五期初增长286%、科技立项项目增长147%,构建了以关键技术、装备国产化、数字化转型为核心的特色创新发展格局。

突出科技布局引领。制定《中国航油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首次形成我国航油领域技术谱系和研发路线图;搭建基于油品应用、特种车辆、工程建设等研发中心的创新平台,经民航局批准的民航能源技术研究中心正式运行,将航油领域项目列入民航科技重大战略任务。

突出核心技术攻关。加入中央企业创新融合体,自主研制覆盖全国234个机场的智慧航油系统,成功研制7类18台套具有自主产权工控产品,承担中国移动5G新型信创云攻关任务,推进5G智能网联特种车辆研发制造,提高供油业务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聚焦航油供应保障技术,以加油栓、地井阀为代表的装备国产化研发进程加速推进,推动航油高端装备国产化替代。以科改示范行动为契机攻关卡脖子技术,承飞公司近年来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2项,自主研制的新能源管线加油车2022年上半年正式投入试用,65000L、45000L、25000L三种自主研制的加油车顺利投产销售,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增效1200万元,获评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突出科技创新激励。制定科研岗位薪酬和岗位管理办法,设立千万元级科技创新奖励,对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揭榜挂帅”。建立全员创新机制,以20余个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搭建全员创新平台。实施科技创新“硬指标+强激励”差异化考核方案,“一企一策”明确研发投入、重点科技项目等年度指标,逐年细化并拔高发明专利申请与标准,科技创新和应用水平显著提升。强化重点技术攻关考核激励导向,对取得突出成果的设置特别奖励,全面推动核心技术攻关创效。

坚持“四个有效” 三项制度改革激发内生动力

有效完善市场化用工机制释放人才活力。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建立健全任期经营业绩考核、任期激励管理等相关制度,以“跳一跳、摸得着”原则,量身定制“业绩摸高”机制,实现全系统各级分子公司签约户数和人数比例达100%。在集团公司及二级企业机关部门大力推行中层干部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将集团公司战略意图、绩效导向向基层、向个人传递,强化刚性兑现,释放人才活力。

有效做实管理人员“能上能下”,激发内生动力。加大公开选拔力度,开展不同层级、不同板块、不同地区中高级管理岗位公开招聘,对考核未达要求的管理人员坚决按规定调整或退出,选人用人满意率由不足50%到连续四年100%。推动各级公司建立完善市场化招聘管理制度,科改企业承飞公司中层干部全员公开竞聘,高层次人才实施一人一策。重要子企业华南蓝天公司近年来开展66个岗位内部竞聘、110人次市场化外部招聘、解除10人次不胜任岗位员工劳动合同,有效激发企业活力动力。

有效优化薪酬决定机制挖掘业绩潜能。坚持“一适应、两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制定并实施成员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制度,工资总额分配与业绩水平相挂钩,坚决破除“平均主义”,各单位之间增减幅度最大超10%;坚持考核结果刚性兑现,全员绩效考核覆盖率达到100%,充分发挥差异化考核引导作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对民航业产生的巨大影响,中国航油将持续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决策部署,保持战略定力、加大工作力度,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持续推动改革深化攻坚走深走实,锚定“三个明显成效”目标,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改革成果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