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实践与启示

管理职责聚焦到履行出资人职责、国企监督管理职责和加强国企党建三项主要职责。
因此,推进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就需要正确把握国企改革方向,把党的建设全面融入,深入贯彻党管干部原则,积极探索有效实现方式,以加强国企规范董事会建设工作为契机,以国企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工作为主线,强调问题导向,做好顶层设计,全面建立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体系,努力打造一批德才兼备、充满生命力、业绩优秀的职业经理人队伍,以更好地发挥企业经营者功能,促进国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建立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要把党的领导全面融入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0月全国国企党的建设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企的光荣传统,是国企的“根”和“魂”,是我们国企的独特优势。坚持党对国企的领导是重要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组织落实、干部到位、职责明确、监督严格。
首先,要确立国企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国企党组织对国企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在国企中担负着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重要作用。公司章程是公司内部的根本大法,将国企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写入公司章程,就从法律上确定了国企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具体的是要明确国企党组织在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以及与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关系,使国企党组织成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支持董事会和经理层依法行使职权,开展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各项工作。
其次,要建立健全决策与执行的规则和程序。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要始终坚持将企业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经理层决策的前置程序这一原则,进一步完善三者之间在重大问题决策和执行上的沟通机制,既要维护董事会和经理层在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中对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和执行权,又要保证国企党组织的意图在重大问题决策和执行中得到体现。此外,也要明确出现重大问题决策和执行争议协调机制,一般可通过企业党组织或董事会将争议问题提交国企政府主管部门或有关上级党组织进行协调解决。
再其次,要建立健全以国企党组织为核心的监督机制。要充分发挥国企党组织领导作用,建立由董事会、监事会和企业纪检监察、财务、审计、工会等部门全面参与、信息共享、优势互补的监督监察机制,有效监督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中各项工作的开展。其中,国企董事会应当履行建立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的主体责任,全面负责建设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监事会依法依规对建设工作进行监督。
(二)推行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要健全现代企业治理结构
国企要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必须明晰国资监管机构、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等多个角色的责权利。当前,国资委监督管理国企正在加快向管资产方向转变,让国企在自主经营的过程中,能够掌管内部事情,能够真正地起到决策作用,国企市场主体地位日益明确。职业经理人机制的实质是构建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由企业所有者直接掌握企业所有权,由职业经理人控制公司经营权,职业经理人作为代理方受企业所有者的委托行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两者之间构成了密不可分的委托代理关系。国企如果想全面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必须使用现代化管理办法,对治理结构进行优化,明确董事会、经营者、股东以及监管者的责任,并对权力的界限加以明晰,逐步完善权力机构、企业决策机构以及经营者之间的制衡体系。要全方位强化国企对各级董事会的授权能力,并将一部分自主权返还给企业的二级董事会以及三级、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