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防范“灰犀牛”到警惕“黑天鹅”如何实现持续安全

——以河南分公司安全管理实践为例


3.狠抓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擦亮作业规范性提升之眼。

一是持续细化不安全行为清单。各现场按照作业流程动态细化不安全行为清单,促进安全作业不断走细走实。二是扎实开展基础性行为观察。利用现场巡查和视频检查相结合的手段对员工作业开展行为筛查,及时发现和制止不安全行为,确保日常作业绝对安全。三是注重对不安全行为分析与结果运用。

4.养成敬畏务实安全作风,造就安全长久驰而不息之势。

一是培养敬畏之心。河南分公司持续开展安全作风建设,全面落实知行合一工作各项要求。结合安全专项活动组织开展以“三个敬畏”为核心的思想教育,引导管理人员敢于直面不足,深入剖析自身作风问题,当众谈缺点、想办法,促提升;指导现场作业人员学精神、写体会、正态度,保持对安全生产的敬畏之心。

二是造就务实作风。河南分公司在日常工作中追求细致务实的工作作风。以郑州机场油库扩建项目建设使用为例,在设施设备用建结合阶段,指挥部与使用油库反复沟通需求,评审确认方案可行性,发现细节问题并及时修正;设备投产前,逐项实际操作复核设备有效性,做到“不信广告信疗效”;设备使用后,长期关注运行情况,发现异常问题及时分析总结问题根源,消除事故苗头,强化预防性维修,未雨绸缪,邀请专业厂家定期测量关键参数指标,确保关键设备绝对安全。

(三)培养优秀安全文化,营造持续安全氛围

1.构建良好的安全学习习惯。

分公司从上到下,安全学习举一反三的习惯入脑入心,形成了党委会领导干部带头学、安委会集中学、库站班组常态警示教育的学习格局。及时学习近年来行业内外不安全事件,注重吸取“华南蓝天二十年安全快讯”经验教训,通过讨论事件产生的原因并对照自身举一反三,形成了“他人亡羊我补牢”的安全文化。

2.引导班组形成自有特色文化。

梳理总结独具现场作业特色的“十条不可违背原则”。制作员工“安全连心卡”,时时提醒员工共把安全关,为安全生产筑起一道有效安全屏障。

3.践行不威胁安全文化,争做安全吹哨人。

营造不威胁安全文化,使一线员工敢于上报安全隐患。制定高效率的隐患上报制度,完善多途径的隐患上报途径,促使员工勤于、善于、乐于排查隐患风险。持续开展“最有价值隐患奖”“最佳隐患整改奖”“隐患上报最佳班组”的评选工作,激发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价值感,以“争做安全吹哨人”为指引,推动全员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积极转变。

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对于民航企业来说,要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不断创新方法、完善措施,加强安全体系建设与系统管理,筑牢安全防线,真正做到既要防范“灰犀牛”又要警惕“黑天鹅”,将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实现民航发展的长治久安。

(作者为航油河南分公司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