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聚焦“四同四一”
浅谈“家文化”建设如何成就后安油库安全生产的“助推器”
字当头,在日常工作中领导班子和分队长采取朝督暮责,将油库构建成了“制度之家”,为安全管理打出一组“组合拳”。
后安油库坚持以生产工作为主线,注重打造富有特色的学习型班组,号召员工争做知识型“石油铁军”。首先,在后安油库全面推行班组安全宣讲进现场、经验交流大家谈、实战化应急演练、疫情桌面推演、技能操作竞赛等活动,开展全方位、高质量的安全培训,切实筑牢维护安全生产“生命红线”。其次,在强化教育引导方面,除了营造浓厚安全氛围,在青年员工中倡导科学规划人生蓝图,鼓励员工勤学、勤练、勤思考,逐步提升职业技能。为此,后安油库组织清理生产用房部分房间,整理、采购补全了各类生产仪器、设备,专门打造了“技能练兵室”。党员和骨干主动对油库报名参加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人员。尤其是青年员工,进行分岗位、分阶段地培训,营造出良好的以老带新的融洽学习氛围,使得员工愈发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乐于动手,努力向高素质技能人才迈进。正是由于团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加强,近年来,在后安油库“螺丝钉”党支部的引领下,员工独立完成了码头汽柴油输油臂立柱高处转动件密封圈更换技术攻坚、油气回收装置故障的处理等“陌生”设备的故障自主排除,完成了码头输油臂地脚螺栓警示保护套的加装、利旧制作移动消防炮推车架和移动式电缆卷盘架、更新汉化电动阀的执行器操作英文标识等创新。不但提高了后安油库整体安全管理水平,还为公司节省了大量生产运维费用,有力助推“降本增效”,同时为后期的设施设备使用提供了极大便利。这正是“学”以致用,为发挥团队的主观能动性和提升团队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提供了基础保障。党团合力共建具有后安油库特色的“学习之家”,为油库安全生产工作带出一支高素质队伍。
“一家人,在一起,手足情,过日子。”后安油库始终倡导“以情感人、以诚待人、以德服人、以正树人”的亲情化管理模式,为油库员工共建一个“温馨和谐大家庭”。在综合楼装修改造过程中,后安油库“螺丝钉”党支部同步自行完成了屋面防水处理,以及食堂外加装洗碗池改造遮阳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员工办公和生活的环境。在值班员工的住宿条件方面,后安油库“螺丝钉”党支部用心解决了员工生活用水困难,确保日常生活用水供给不间断和用水安全,并在综合楼三层设置了员工活动室,添置了飞镖投掷、跑步机、乒乓球等活动器材。在二层设置了职工书屋,购置了安全管理、党的建设等种类丰富的书籍刊物,进一步改善阅读环境,丰富员工业余生活,打造员工“喜爱一隅”。此外,贴心地将每位员工的生日张贴在食堂公告墙上,在生日当天为员工送上祝福的同时,也送上一份热腾腾的富有福州特色的太平面和平安蛋。“爱”字为先,同心同德构建“温暖之家”。
后安油库坚持“执行制度是根本,团队协作是方法”的宗旨,让员工以“家庭成员”的身份,主动思考从油品管理到安全生产、从员工食宿到环境卫生等方方面面的“家务事”,鼓励积极建言献策,充分激发集体智慧的能量。后安油库领导班子经常性地以员工面谈、电话慰问等方式,主动了解员工家中困难,想方设法协助解决。同时,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等潜在因素,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从细心之处展现出“家长”对员工的关爱。应员工诉求,后安油库领导班子以菜品调查和票选员工喜欢的菜品等方式着手,动态调整好评和差评率高的菜品,合理调配,让食堂菜品最大程度符合值班员工口味,使食堂成为大家吃得放心、安心和舒心的地方,牢牢抓住员工的胃和心。春节期间,为了让留守油库的员工过个好年,后安油库精心准备了各式各样的职工新春活动,领导班子还主动与坚守岗位的员工们一起吃团圆饭,热闹过年。在所有员工中坚持推行“五个相同”(同管理、同标准、同权力、同责任、同发展),开展“无差别管理”,哪怕是脏活、累活,干部、员工都要齐上阵,让温馨和谐的阳光照进“人文之家”。
后安油库在营造“家文化”建设环境上持续发力,坚定推进“家文化”建设的决心,强化铁军队伍建设,还需下大力继续做好员工队伍的思想、素质、作风培养工作,营造“知好坏、知对错、知荣辱、守纪律、讲规矩”的良好风尚,落实加强HSE管理,推进全方位挖潜增效、控本增效、提质增效的具体实践,在实干奋斗中推动油库安全管理水平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
后安油库积极引导职工学习业务技能,苦练基本功,提升专业本领,发挥自身价值。坚持弘扬当代民航精神、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进一步开展“匠心传承”活动,通过师带徒等形式引导青年岗位能手快速成长,成为油库安全生产的“软实力”。
后安油库坚持以打造独具特色的“家文化”体系为目标持续发力,将安全文化渗透到油库日常生产、管理的方方面面,通过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夯实安全根基,全员一心,上下合力,共同向建设本质安全型油库、“精品油库”不断迈进。
(作者单位:石油福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