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大安全”理念 以高水平安全护航公司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任何时候任何环节都不能麻痹大意。民航主管部门和有关地方、企业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战略和国家安全的高度,深刻阐明了民航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是全国民航单位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方针和根本遵循。中国航油作为民航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是工作的永恒主题,做好航油保障就是对民航安全最大的贡献,确保供油安全就是我们最大的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出要“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发展和安全要动态平衡、相得益彰,进一步强调要“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航油板块横跨民航和危险化学品两大高危行业,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只有正确理解、妥善处理好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服务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发展和管理过程中更多地考虑安全因素,才能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相辅相成。

一 坚守“初心”,在共画“大安全”同心圆上展现新作为

《安全生产法》强调,责任制是安全生产的灵魂,并进一步明确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严格落实生产安全责任事故领导责任追究制度,从而更好地推动SMS(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自查自纠等工作的有机融合。一是增强政治定力,坚持高站位担当引领。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政治信仰,深刻认识抓实抓细安全工作就是“国之大者”、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就是贯彻落实好“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坚持“三管三必须”,履职尽责、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坚持“一票否决”,宁当恶人、不做罪人,坚持源头治理,杜绝“事后发力”。二是提高思维能力,坚持高标准系统推进。以系统思维强化系统观念和整体意识,深度融合、不断优化健全“多位一体”的安全管理体系;以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化解风险,积极探索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极限思维“想一万、防万一”,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确保从根本上堵住漏洞、消除盲区。三是强化管理效力,坚持高要求落实执行。率先垂范,做好履职“带头人”,强化领导力建设,敢担当、善作为;鼓舞发动,拧紧岗位“螺丝钉”,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稳步提升干部员工安全文化素养,强化考核,织牢监管“高压线”;创新安全监管的方式方法,持续开展“四不两直”、蹲点、督导等不同形式的安全检查。四是激发内生动力,坚持高效能本质安全。以教育培训为手段,以安全文化为载体,培育本质安全型员工,全面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优化项目规划设计,落实完整性管理责任,打造本质安全型设备,从源头治理入手,从项目可研、设计、采购、施工、投产、运行、废弃等各阶段树立完整性管理理念。五是形成整体合力,坚持高质量系统治理。突出“大安全”理念,主动把握好安全工作的全局性。从实从细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人人争做“手册员工”,促使全员由服从管理的“要我安全”变成自主管理的“我要安全”,进而发展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我能安全”。

二 砥砺“恒心”,在深耕“大安全”责任田上彰显新担当

把“大安全”理念贯穿工作全过程,以“大党建”为指导切实担起“四个责任”,按照“三管三必须”原则,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一)加强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安全思路、体制、手段的系统性创新。注重底线思维,排除隐患、控制风险。一是进一步梳理完善安全管理手册、程序和流程,严格落实安全绩效管理,提高安全监察效能。在体系完善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与趋势性风险,主动采取管控措施,控制安全风险,实现安全管控关口前移。二是进一步辨识油品收发作业、质量保证措施、运输车辆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及时制定、完善管理制度。三是进一步加强安全保卫和反恐防恐工作,从人防、物防、技防、制防四个角度入手,全面梳理、制订重大供油保障安全保卫专项方案,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