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基于民航强国战略下的航油高质量发展探索与思考
六 布局SAF能源转型,做战新产业链链长,服务健全民航绿色发展体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国资委正在实施现代产业链链长行动计划,遴选“链长”企业,引领现代产业链。新能源与航空航天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壮大,全球民航业正在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的途径,国资委明确SAF是航油公司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方向。对中国航油来说,SAF就是未来的航油市场、主责主业,也是突破行业限制,提升产业链带动能力的全新赛道,要把握历史机遇,思考布局SAF产业链链长。
(一)布局上游资源,主导生产供给链
相比传统航煤产业链上游供给侧由石油石化企业主导,中国航油可依托供应主体地位、全国一体化运营优势,与地方政府携手引导大型能源企业进入SAF生产领域并以合资合作方式参与主导上游产业,促进产能规模化、本土化发展;通过航油供应规模优势,解决上游销售后顾之忧,在全国布局形成“SAF加注中心”;最终结合现有供油保障网络形成以中国航油为主导的SAF产业链。
鉴于当前中国石化公司已进军SAF领域,并与道达尔能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利用某一炼厂生产SAF,并设定SAF生产目标。中国航油需加紧推进上游资源布局。
(二)建立检验中心,增强安全保障链
中国航油在完善SAF供应系统时,要以质量管理为重心,布局建设全规格检验实验室,尽快具备传统航煤及任意比例SAF全规格检验能力,守稳油品质量底线,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同时定位全国及行业,打造具有合成烃组分(SBC)全规格检验能力中心实验室,具备油品质量检验、油品质量争议仲裁和油品及产业研究创新平台等三项功能,打造形成SAF检验中心和SAF质量仲裁中心。
(三)强化链条延伸,引领产业发展链
1.推动产业政策出台,培育产业发展。参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府政策支持至关重要,中国航油可积极争取推动政策条件出台。在供应侧,向政府、行业寻求激励政策,吸引能源公司进入行业生产,支持有产能规模企业获取适航认证。在需求侧,通过碳配额提高SAF需求,同时政府给予加注补贴和环境收益政策,减轻航司负担,提高SAF与传统化石燃料竞争力,在此环节可争取直接补贴至中国航油,降低终端销售价格,巩固链长地位。
2.打造凭证交易中心,增强产业活力。我国正在推进实现“双碳”目标,航空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排放量相对较小,但其主要来源于难以避免的航油燃烧,微小的减排也是极其困难,SAF可减少80%碳排放,将是民航减碳可行途径,且CORSIA机制允许航空公司通过使用经ICAO认证的SAF减少碳排放。最终SAF必将进入常态化保障阶段,也将进入碳排放权交易新阶段,中国航油需加快减排量计算、证书权威性等碳市场研究,参考绿色电力交易(绿电交易、绿证交易),打造全国SAF凭证交易中心。
3.引领标准体系建设,组建产业联盟。中国航油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探索建立覆盖SAF全业务流程的质量和供应安全标准制度及操作规范;配合民航局做好可持续认证体系和评价标准工作,持续提升行业话语权。同时中国航油牵头组建产业联盟,成员包括当地政府、民航局、机场、航空公司和SAF生产商。一是构建全产业链条。引进企业建设上游产业、打通中游运输、确保下游需求量,形成上下游联动、产业共建局面,逐步推进供应和需求规模化发展。二是探索产业机制。执行并完善产业政策、质量标准规范、运营机制、碳交易规则等产业机制,促使成本共担、利益共享,逐步推进商业化应用发展。三是促进技术创新以降低成本。开展技术交流与创新,特别是原料生产、炼制工艺及流程等关键环节的技术创新,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规模化生产成本,实现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航油华南蓝天河南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