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3222”法提升 中国航油基层单位管理效能的启示


图2 隐患故障实时动态系统图例

3.实现采购动态信息化管理

采购动态信息化管理,是解决耗材统计管理的关键。航空加油站在日常管理中需定期更换各种设备零配件。因采购时间不同,需人工统计表比对,易导致遗漏,产生设备停用或超期使用的风险。为解决这一问题,航空加油站将“过滤分离器滤芯、加油胶管、灭火器”等数十种需要到期采购的零配件纳入到期采购动态监管数字化系统,实现集中统一的软件管理,避免管理漏洞,提高管理效能。

(二)“两法”解决“无从下手”

1.完善综合应急处置流程

《综合应急处置流程》的信息化,是实现应急处置不出差错的关键。航空加油站在应急管理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制定应急处置方案、编制响应流程并配备应急抢险器材,每月组织人员进行各科目类别演练。然而,实际操作中仍可能出现对应急响应流程和器材配备不到位的疏漏。为避免此类问题,航空加油站依托数字化管理,建立了综合应急处置导图,将所有应急流程和器材配备纳入其中。遇到应急情况时,参与人员只需手机扫码即可获取相应信息,有效提升应急救援效率,避免处置差错。

2.完善机坪隔断阀门一键定位

机坪隔断阀门一键定位系统的开发,为机坪管网设备大面积溢油事故及时处置提供了保证。航空加油站机坪地下供油管网一直是重点监控对象,如发生航油机坪设备损坏导致大面积溢油,快速关闭机坪隔断阀门是应急抢险的首要任务。然而,由于部分机坪阀门井内有多个闸阀,紧急情况下,下井人员可能错关阀门,无法及时隔断泄漏,造成次生风险。早期通过编写救援手册和阀门编号挂牌,对表查图确定隔断阀门,效率较低。现在,航空加油站自主开发了机坪隔断阀门一键定位系统,若发生溢油时,在该系统上点击发生问题的机位即可显示相应两端隔断阀门编号,确保救援人员第一时间准确处置,避免差错。该软件已获国家软件著作权专利。

(三)“两技”解决“无法监控”

1.建立容器设备任务动态

容器设备任务动态的建立,解决了油车油罐及过滤器等容器设备维护保养全覆盖和及时性的问题。为有效管理增加的设备,航空加油站使用《金山文档》建立了容器设备任务动态管理系统,将所有维护、检测、清洗工作纳入其中。

系统自动排序并通过短信提醒相关责任人,确保任务无遗漏、全覆盖完成,解决了以往任务分解监控不到位的问题。

2.建立机坪作业扫码统计

机坪作业扫描统计的建立,解决了机坪设备维护保养全覆盖与及时性的问题。航空加油站除站内车辆、容器、各器材等设备维护保养外,还包括机坪现场各相应设备检测检查清洗维护工作。紧急停泵按钮检测、加油栓井清洁、管网低点排放等相应工作完成也存在监管“盲区”,容易产生疏漏。

因此,航空加油站给上述相关设备均编辑了二维码,要求相关负责维保人员作业时进行扫码,扫码作业结果进入数据库自动统计,可溯源,利复查。这样就完全避免了疏漏情况的产生,提升了机坪设备监控监管的管理效能。

(四)“两严”解决设备安全隐患

1.严格隐患动态管理

建立隐患故障实时动态系统,实现隐患故障发现及整改全流程闭环管理。“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人人参与”是航空加油站始终倡导的做法。生产一线人员最易发现设备隐患故障。但是,以往的故障及隐患申报需一线人员纸质填写、然后由值班经理和维保人员签字确认,维修结束后,再由领导签字确认,流程烦琐。为简化流程,确保隐患及时发现和处置,航空加油站开发了隐患故障实时动态数字化系统,提高了故障隐患发现和处置的效率,大幅提升了管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