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踔厉奋发谱新篇章

——浅谈中国式现代化与民航高质量发展


例如,党的十八大以来,空管改革发展建设获得长足进步,“四强空管”建设成效突出,年均事故征候百万架次率仅为0.025,极大提高了安全系数。

此外,员工技能和员工关爱也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的安全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方针,需要注重从业人员的技能培养,持续开展民航从业人员技能全生命周期管理。此外,无论是空勤人员,还是一线的地勤人员,他们安全工作压力大、工作要求标准严、工作环境艰苦,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通过适当调整薪资待遇,设立机坪工作人员休息区域,依托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实现工作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不断降低工作强度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安全工作。

最后,推动民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中国民航实现高质量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2023年数据显示,我国仍有一大部分民众没有乘坐民航飞机的经历,没有体会到民航带来的交通便利,这说明民航发展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内需潜力。为此,需要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使民航进一步实现资源配置优化,使得民航服务质量更高为民众带来更好的服务,从而带动更多民众选择民航、扩大内部需求。而推动内需扩大,其一需要设立多领域、全要素的民航顶层设计,从民航角度自上而下设计完善健全的交通运输链,提高国内外航班高质量服务,强化我国国际枢纽竞争力与开放门户、挖掘内需作用。其二,通过提高供给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来扩大内需,近年来民航局通过安全性、正常性、投诉率、执行率、利用率的五方面进行高效资源配置,引导民航业走向高质量供给,同时民航发展也注重提升供给效率、降低供给成本,机场跑道容量增加了、航班靠桥率提高了,并且旅客步行距离减少了、机票价格降低,为人民群众提供实惠又安全的民航服务。其三,通过形成高质量服务拉动内需,只有高质量服务才能满足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的新型消费需求,新时代让民航更准点、更方便、更具人情风味,让航空出行体验不断上升,如厦航打造“山海同席”特色航空餐,在航行的同时,向全球传播中华饮食文化,让老百姓不仅乘坐民航飞机更是享受民航服务。

另外,优化国内交通运输布局,充分发挥民航优势,实现民航布局合理化、优势扩大化是实现民航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为民航业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和支撑,就如全国政协委员、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煜所说:“中国民航还有黄金十年,‘黄金十年’后还有‘白银十年’。我们非常看好这个行业,未来一定会迎来更好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内铁路交通的不断发展,高铁成为人们出行旅游又一大便捷交通方式,国内高铁与民航的竞争局面已经形成,民航的特点是速度快、长途便捷、可避免海陆限制,所以在长途出行中有一定优势;但在中短途线路上,高铁优势明显,这就要求在国内机场建设效率化和分布合理化方面有所作为,需合理统筹机场数量问题与分布问题,提高民航乘坐方便性,减少乘客赶往机场时间。对于机场内部,布局问题同样重要,做好机场内各航班路线规划、提高安检效率,缩短乘客在机场内的候机时间,两者时间的缩短使得乘坐民航的隐形消耗时间减少,进而突出民航便捷快速的特征,使得民航在中短途旅程中的优势不断扩大,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大优势。只要顺应时代发展,满足更广大人民的需求,我们就会有更多的“黄金十年”。

把握时代主旋律 实现发展高质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行业要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的重大部署上来,以进一步深化改革为民航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动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民航将聚焦制约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围绕积极参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配合做好民航公安机关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推进交通领域价格改革,全面加强航空安全管控体系建设、深化关键资源要素配置改革、配合做好国家空管体制改革、深化科教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系统谋划一批改革味浓、成色足的改革举措,在数字科技化、便捷利民化、安全健康化和新时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中国民航一定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一定能谱写出交通强国建设民航新篇章。

(作者单位:华南蓝天广西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