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基层团干部队伍素质能力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文|耿晓茹
摘要 基层团干部是开展企业团建工作的骨干力量,培养有素质、有文化的高质量团建队伍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团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建设对于团组织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进一步加强团干部的素质能力提升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当前团干部素质能力提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分析以及提升策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阐释了对团干部进行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的重要意义,并探索出了实现高效能力提升的策略。
关键词 团干部 素质能力 提升培训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论党的青年工作》围绕党的青年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党的青年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职责使命、实践要求,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建设什么样的共青团、怎样建设共青团等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课题,把我们党对青年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为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共青团奋进新征程提供了重要指引。而团干部是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时时刻刻了解团员青年及群众的所需所想,并对其工作和生活提供帮助和指导。因此,团干部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态度、提升能力、培养素质、培育素养,才能实实在在地为所属团支部青年办好事、办实事。
1 基层团干部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思想政治水平有待提高
基层员工学历水平层次分布不均,学历高低相差较大,加上基层工作比较繁忙,集体学习的时间有限,青年员工也不够重视思想理论的学习,学习氛围不浓烈,导致基层青年员工的思想教育成效不高。而基层团干部在自身水平上的能力要求相对不高,因此在开展青年思想教育工作以及形式上比较单一,拘泥于形式,教育内容也不够全面,这种情况下,团干部本身能力水平有限再强行开展思想教育引导,往往出现相反的结果。同时,因为青年员工受教育水平相差较大,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结果,再加上网络上的虚假宣传,造成部分青年员工对待团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被动应付团组织的思想教育活动,对团组织的归属感不够,甚至会出现反感情绪。
1.2 团干部积极性受到限制
大部分基层团干部在青年间普遍具有较高的威信,也是业务上的骨干,能够保持较高的工作积极性,也能够以较高的热情投入基层团青工作。但是近年来,基层团干部更新速度较快,大量新上岗的团干部虽然拥有饱满的热情和较高的积极性,但是缺乏团青工作经验,工作开展举步维艰。基层团干部全部为兼职,当本职工作任务较重时,往往会忽略团青工作的开展。同时,基层团组织在开展团青工作时会受到经费等诸多条件的限制,让基层团干部感受不到自身价值,认为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得不到相应的重视,对待团青工作的激情随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