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纵深推进


织的“有效覆盖”。其次,在队伍建设上,要着力“选育培树”,把好党员发展第一关,特别是“政治关”,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充分发挥智慧党建平台作用,广泛利用红色教育资源,持续深化日常学习教育,丰富党员活动载体,始终把党员凝聚在一起、团结在一起;深化党员先锋岗、示范岗和党员先锋队、突击队建设,及时选树表彰一批信念坚定、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为高质量发展锻造立得正、过得硬、站得稳的“先锋模范”。

三 强化文化宣传 以“品牌引领”推动“价值创造”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国有企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职责,把统一思想、凝心聚力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中心环节,聚焦改革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产业发展、党的建设等重点任务,聚力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加强新闻宣传、舆论引导和文化建设,深入推动“品牌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国有企业影响力。要聚焦不同时期的形势任务,充分利用内外部媒体资源,及时宣传重大方针政策、改革发展成就、先进典型事迹等,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领企业内部思潮,提振改革发展信心。要着力拓展国企文化“走出去”的广度,构建起一套具有国企特色的文化体系,通过职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实际行动向社会延伸品牌影响力,通过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向市场延伸品牌创造力,通过讲好企业故事,传播企业声音。

四 强化人才支撑,以“素质跃升”培育“攻坚力量”

人才在党的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是新时代国有企业打造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攻坚力量。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党管人才的制度优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强国复兴事业锻造一批引领改革创新发展的优秀企业家、科学家、大国工匠。首先,要在机制上形成健康生态,真正把“三项制度”改革落到实处,让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让员工能进能出,让薪酬能增能减,这是国有企业打破“铁饭碗”走向现代企业、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经之路。其次,要着力提升干部素质能力。国企领导干部是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骨干,肩负着经营管理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的重要责任,必须按照“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标准严格要求,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职业经理人选聘等措施,真正把忠诚干净担当、敢为善为有为的干部选出来;围绕“揭榜挂帅”“卡脖子”等重点项目攻关,真正锻炼出一批技术骨干,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树立起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同时要优化考核激励,推进全员绩效考评,强化业绩导向与考核结果的应用,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持续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

五 强化群团统战 以“岗位建功”锤炼“实干先锋”

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才能凝聚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公约数,画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同心圆。要坚持党建强工建,提升工会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突出职工之家建设,用暖人暖心的仪式感增强职工的幸福感获得感;突出发展主题,策划开展文体活动、技能比武、创新竞赛等,为职工提供能力展示平台。要坚持党建带团建,紧跟党组织把共青团建在基层一线、深入青年身边,紧密结合青年特点,通过青年大讲堂、五小创新比赛、情景团课等,推动青年思想政治与业务工作相融合、创新发展与守正传承相贯通,一体推进理论学习、组织交流、实践体验、建功立业等,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加大青年人才托举力度,聚焦中心工作,实施好“青马工程”,发挥好青年突击队作用,选拔培养优秀青年骨干,激发青年在重点工作上挑大梁,汇聚青春创新创造的“磁力场”。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在新发展阶段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要求,必须一以贯之。新时期,国有企业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立足新一轮改革,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持续创新党建工作方法,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坚强保障。

(作者单位:资产管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