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湖游船码头的变迁


今天的衡水湖游船码头游人如织秩序井然,基础设施完善,管理智慧高效,您可知曾经的衡水湖码头是什么样的吗?衡水湖游船码头从无到有、从码头林立到五个统一,再到集中管理经营,在新世纪开始之后的二十年时间里不断发展变迁才形成今天的模样。

世界上本没有路,不过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随着2000年衡水湖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衡水湖管理处,2003年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的成立,衡水湖逐渐被外界所熟知,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鸟语花香水清岸绿,景色越来越美,衡水湖旅游由萌芽开始生长。最初的衡水湖是没有旅游码头的,头脑精明的当地渔民把经常停船的地方稍加平整变成了“码头”,小北田村村民利用自家渔船组建“船队”,形成“落客点”。衡水湖东岸沿线由北向南形成大赵、农场、迷宫、红旗、王口等码头,其中迷宫、大赵码头的船只最多,迷宫码头以北田村村民为主,大赵码头以大赵村村民为主。

2006年是衡水湖游船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变革,中心码头正式启用结束了衡水湖没有正规码头的历史,衡水湖景区正式开始运行。衡水湖码头由分散经营改为统一有序规范管理,各游船码头实现“五个统一”,即统一调度、统一定价、统一线路、统一票据管理、统一收费标准。这次改革不仅促使码头之间良性竞争增加船员收入,提升服务质量营造良好旅游秩序,充分保障广大游客游览质量和时间,还避免了游船随意变更路线造成对鸟类栖息环境的破坏。衡水湖相继获得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燕赵最美湿地、华北绿明珠、东亚蓝宝石、河北最美30景等荣誉称号。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分散码头的软硬件设施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造成巨大的人员浪费和客源流失,码头集中势在必行。在2007年至2009年间迷宫、金属、红旗、王口码头(后根据运营需要重新设立王口码头,2013年再次撤销)、大赵码头相继撤销,所有游船在中心码头实现集中管理。这一过程中管理者和船员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码头之间偶尔短暂的分离不能阻止衡水湖旅游发展向着正确的方向迈出前进。2010年衡水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把衡水湖景区建设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加强与京津冀鲁豫等周边地区的区域旅游合作,积极融入环京津、环渤海休闲旅游产业带,打造华北乃至全国重要的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和全国知名的精品旅游景区。十二五纲要为衡水湖旅游大发展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

2011年衡水湖中心码头改扩建工程启动,仅用数月时间游船码头实现华丽转身,码头规模进一步扩大,功能分区、船型配比更加科学合理。2012年首届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事推动了衡水湖游船码头整体环境的再次提质升级。为满足马拉松赛事举办的场地要求,更好提高赛事水平,展现衡水新风貌,衡水湖马拉松广场及周边配套设施应运而生。衡水湖游船码头与马拉松广场及周边建筑一起成为展示衡水的靓丽新名片。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