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湖候鸟迁徙数量再创新高


本报讯 (张余广)随着冬季的来临,候鸟已陆续迁徙至衡水湖开始越冬,在9月至12月三个月的调查中,保护区工作人员共监测到110种候鸟迁徙至衡水湖,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东方白鹳、遗鸥;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琵鹭、灰鹤、白额雁、普通鵟、白尾鹞、短耳鸮等;其余主要有白眼潜鸭、凤头潜鸭、红头潜鸭、斑嘴鸭、绿头鸭等鸭类,苍鹭、夜鹭、大白鹭、白鹭等鹭类,骨顶鸡、黑水鸡等秧鸡类。

随着迁徙季接近尾声,鸟儿们开始扎根衡水湖越冬,根据衡水湖保护区工作人员监测结果显示,目前来到衡水湖的灰鹤数量已经达到了2000多只,豆雁数量已经达到30000只。大种群红嘴鸥5000余只,斑嘴鸭、白眼潜鸭、红头潜鸭、凤头潜鸭、赤麻鸭、琵嘴鸭等鸭类数量也达到了近10000只,越冬候鸟均创出新高。

令保护区工作人员惊喜的是,在今年的秋季迁徙期调查中首次记录到3种鸟类,作为我们的新朋友亮相衡水湖,它们分别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遗鸥,国内罕见、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红胸黑雁,内陆罕见、多栖息于极北冻原地区的灰瓣蹼鹬。衡水湖多样的生境为迁徙候鸟营造了良好的迁徙停歇、栖息环境,越来越多的候鸟南来北往途经衡水湖,夏季他们在衡水湖繁殖,哺育后代,冬季在衡水湖越冬,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