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为统揽 实现七大新突破 全面开创故城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美好未来

——访故城县委书记王立峰


本报记者 赵松

“连日来,故城县深入贯彻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系统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一流营商环境体系建设、改革创新制度体系建设、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平安法治体系建设、民生保障体系建设,奋力开创经济强县、美丽故城建设崭新局面。”近日,故城县委书记王立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故城县乡班子换届工作已经完成,从各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到广大干部想事干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呈现出昂扬良好的状态,为贯彻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市两会提出的‘产业振兴强市、结构调整富民’,建设‘六个新衡水’战略部署提供了坚强保障。”王立峰说,今后一个时期,故城县要以党建为统揽,以开展“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为载体,努力实现新突破。

王立峰表示,要努力在“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上实现新突破,推进经济健康高位运行。抓实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新增规模以上企业调结构优动能;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引进一批提领产业链条的大项目、促进产业升级的好项目;年底前48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以上,新增规上企业10家以上,确保以岭中医药产业园二期建成投产,力促正大肉鸡全产业链一期满产满销。要努力在改革创新和扩大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增强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推进“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建设“网上大型政务超市”,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探索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推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珠联璧合,推进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加快实现由机械制造到智能制造的转变;推进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深度融合,以雄安——故城产业生态城建设对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引进一批战略支撑项目,承接一批转移升级产业,加快工业现代化进程。要努力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打造繁荣美丽的运河名城。在做大做强城市经济核心的同时,科学规划城市格局内涵,精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积极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基本功能、形象面貌、管理水平、居民素质全面提升;积极打造北部新城,加强城市风貌设计,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会客厅;主城区按照区域整体开发的原则推进棚户区改造,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各类配套设施。要努力在乡村振兴上实现新突破,加快“三农”全面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推进“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动态清零;大力发展现代都市特色农业,调优农业结构,发展“金蝉+果树”综合种养、设施蔬菜、中药材、杂粮杂豆等特色农产品;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乡村治理体系,落实好“八个三”农业农村工作思路,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要努力在生态文明实践上实现新突破,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消费结构调整,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和联防联控;实施水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全面提升城镇、园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运行水平,深化重点河湖水系综合治理。要努力在加强社会治理上实现新突破,维护社会大局安定和谐。增强风险意识、底线意识,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主动仗,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要努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实现新突破,创造故城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推动高质量就业创业,鼓励支持各类人才发展创业,创造更多优质社会就业岗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健康故城建设,促进社会事业全面繁荣。

就下一步工作,王立峰表示,故城县将把落实市县党代会、两会精神贯通起来,扭住发展第一要务,厚植人民至上情怀,强化实干为要举措,招商引资再突破、城市建设再提升、思想作风再锤炼,引导全县上下高扬“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这一主题,坚持加强党的建设这一主线,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全面开创故城工作新局面,力争在全市争光出彩、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