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雁领航群雁飞

——武强县农村“两委”换届换出干事创业新局面耿西康


耿西康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去年农村“两委”换届以来,武强县把加强换届后的农村“两委”班子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和关键,抓在手上,落实在工作中,通过抓培训、外出学习参观、开展一系列“夺旗”竞赛活动,实现了“输血”与“造血”并重、创业与发展并举,强化了村“两委”发展集体经济的责任意识,提升了乡村振兴的服务能力,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创造力,激发了为群众办实事和发展集体经济的热情,谱写了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抓学习,培训参观强本领

村“两委”换届后,针对班子成员热情高、有干劲,但缺乏农村实际工作经验的情况,武强县委组织部多次聘请省市县专家学者,就抓好党建、发展村集体经济等重点工作,开办专题培训班;同时,他们利用县融媒体中心和“文盛武强”“画乡旗帜”微信公众号,对村“两委”班子进行全员培训。在普遍学习培训的基础上,他们还有针对性地在思想理论、议事决策、抓班子带队伍等方面对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专题重点培训。他们先后组织40多名村党支部书记到邢台前南峪、山东烟台等地参加省级万人示范培训班,并组织经济基础较好村的党支部书记到饶阳县参加“抓党建促振兴”专题培训班,到南立车、林东等先进村进行现场学习参观。

通过内培外学,村党支部书记脑子里有了干事创业的思路,手里有了乡村振兴为群众办实事的“武器”。

东王庄村党支部书记武春雷说:“刚上任时,不知道村党支部书记怎么当,也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真是有劲使不上。通过这几次培训,收获很大,增强了为群众办事的真本领。”为了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街道整修硬化、群众活动广场建设等问题,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武春雷带领村“两委”干部每人捐款1000元。村民看到村干部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好事,也踊跃捐款3万多元。同时,村党支部又多方筹措资金15万元购买所需材料。为节省资金,村“两委”干部既当指挥员又当施工员,带领群众施工队先后整修硬化村内道路7000多平方米,新建村民活动广场600多平方米,新建村内小公园3座,并配齐了条椅和体育健身器材,栽种国槐、海棠200多株,种植花草200多平方米。

在新任村班子的带领下,西宋村将60多亩闲散地收归集体管理,并以此为依托,建立了村集体合作社,重点发展高效农业,村集体年收入可增加5万多元。崔留贯、蔡留贯、西岔河村都先后流转了部分土地,不同程度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抓活动,干事创业增动力

为更好地发挥农村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武强县开展了以“阵地提升工程、素质提升工程、争先夺旗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双提升、一夺旗”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同时,武强县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积极引导新任村“两委”干部迅速进入“实干模式”。县委书记带头分包乡镇和重点村,县委常委每人分包一个乡镇和一个重点村,县委组织部全体人员分片包村。县委领导靠前指导,乡镇党委严密组织,包村部门示范引导。

谭封庄村新任村“两委”班子在乡镇党委的支持下,通过跑办争取,在原有扶贫车间的基础上,又建起了农产品加工车间,预计村集体年可增收20余万元。村集体出资硬化道路11000多平方米,硬化街巷4793平方米,安装路灯12盏,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数。

林东村党支部谋划建设了村集体租赁车间,投入使用后,村集体可增加收入4万多元。

吴沙洼村党支部加大力度发展传统手套加工业,筹措资金50多万元,先后建成两个村集体手套加工车间,不仅解决了本村100多人就业,还带动周边村庄2000多人从事手套加工,村集体年可增收4.5万元,全村户均增收1.5万元。

南平都村把发展传统电焊机产业作为拉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村党支部跑办争取了扶贫车间,投入使用后,村集体可增收8万多元。

目前,该县村级“两委”班子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00多名懂经济的“两委”干部,700多名有发展企业经验的共产党员积极参与谋划跑办集体项目316个,正在实施的项目已达50多个。

抓阵地,文化铸魂促振兴

在“双提升、一夺旗”活动中,南立车村党支部为开展好群众性爱国爱党教育活动,投资25万元建成了红色教育活动中心。该中心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歌颂党的光辉历史为主线,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南立车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坚持走共同富裕之路的发展变化为切入点,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原村党支部书记李会明的先进事迹为典范,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用党的光辉历史统一全体党员和群众的思想认识、凝聚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吴家寺村党支部投资5万多元,建起了吴家寺书画院。去年以来,他们邀请省市县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50多人,先后举办了两期歌颂党的光辉历史和乡村振兴的书法比赛,为群众书写书法作品80多幅,参观群众达300多人次,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

东厂村党支部抓住乡村振兴机遇,确立了建设耕读田园生态东厂的目标,建起了简约质朴的红色村史小院,以党建为引领开办了农村夜校,通过夜校为农民讲解党的光辉历史和乡村振兴的途径和方法,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群众谋划了果树产业、光伏项目、特色种植“三驾齐驱”的模式,激发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

农村“两委”班子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只要基层组织“活”起来,基层阵地“亮”起来,党员群众精气神“旺”起来,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