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
衡水市结核病防治所 王亚宁
2022年3月24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同样通过飞沫传播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结核病,也是当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遏制结核,时不我待!
学校属于人群密集场所之一,是特殊场所,学生是特殊群体,学生健康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校园教职员工和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活动中接触密切,时间偏长,必须及时发现和预防,遏制校园结核病的传播流行。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菌引起的常见慢性传染病,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发生在肺部,称为肺结核。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可能被传染。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两周以上,痰中带血,其他常见的症状还有低烧、盗汗、胸痛、食欲差、疲乏和消瘦。(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当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
肺结核患者咳嗽、咳痰、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传播到空气中,被周围人群吸入而产生感染。
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肺结核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使肺部病变不断扩大,从而影响你的健康、工作、生活,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同时还有可能传染家人和朋友。养成勤开窗通风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生命至上 全民行动 共享健康 终结结核”,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的校园学习环境,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强化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不断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进早日实现终止结核病流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