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

——评我市创排的河北梆子现代戏《桃城巷》


河北梆子现代戏《桃城巷》剧照。 资料照片

李耀荣

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股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为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衡水平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去年9月,由我市河北梆子剧团创排的河北梆子现代戏《桃城巷》荣获第三十五届田汉戏剧奖剧目入围奖,成为我省唯一荣获该奖项的剧目。该剧是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精品力作。

河北梆子现代戏《桃城巷》,以发生在运河岸边桃城巷的凡人小事为蓝本创作,通过因车祸引发的赔偿还债故事,展现了衡水道德高地人民群众的良好精神风貌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主要讲述的是,李晓霞的丈夫因一起意外车祸被撞身亡,肇事者刘秋平刚刚贷款买的汽车报废了。在交警的调解下,双方协商,刘秋平赔偿李晓霞30万元。李晓霞没有被生活击倒,咬牙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在集市上摆了个馄饨摊。刘秋平的父亲,为了帮儿子还债,在工地打工。李晓霞在整理遗物时意外发现了丈夫的遗书和诊断书,原来丈夫生前已经患上绝症,选择了放弃自己的生命。经过复杂的心理斗争,李晓霞最终决定到交警队交出遗书,说明情况,退还赔偿。刘秋平父亲提议,用这些钱以晓霞名义合开个爱心饭店,传递爱心。全剧围绕一场因车祸引发的赔偿展开矛盾冲突,映射出双方当事人各自复杂微妙的心理,进而为观众“寻找”到了隐藏在人物内心深处的闪光点。以小人物大主题彰显诚信友善,呼唤真善美,展现小人物的人性之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反映时代精神是文艺创作的神圣使命。用人性的真实反映时代,是更好地反映时代精神的重要方式。比如,李晓霞在丈夫死后自立自强,诚信经营,以及发现丈夫遗嘱和诊断书后的坦荡;乡亲们对李晓霞给予力所能及的照顾;秋平爹的忠厚善良、重义守信。剧中人物时时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以现代审美价值挖掘小人物的崇高之美,在寻常生活中发现美、歌颂美,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是《桃城巷》赢得观众的艺术魅力所在。《桃城巷》选取的人物及事件都贴近我们当下的生活,其言其行其事迹,十分感人,让人流泪,让人深思,让人仰视,但剧作者并没有把他们塑造成“高大全”。其原因是剧中情节皆本于生活真实,李晓霞看到丈夫遗嘱后心里的挣扎,刘秋平得知真相后难以压抑的怒火,均符合人性的真实,增强了剧情的代入感,更容易打动人心。

舞台演出回归戏曲本身,把河北梆子的魅力发扬光大。河北梆子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声腔剧种。《桃城巷》在唱腔设计上具备河北梆子传统的高亢、激越、慷慨、悲忍的风格特点,多以安板、二六板、反调和散板等板式使剧中人物的抑郁、愁烦、缅怀、沉思等情绪深深感染着每一位观众。另外,演员在演唱中还运用了“腭嗽”“喷口”“砸夯”等特殊技巧,听来慷慨激越,淋漓痛快。

宝剑锋从磨砺出。优秀的舞台剧大都经历了在舞台上反复磨炼、逐步完善的过程,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桃城巷》主创阵容强大,由河北省艺术研究所主任孟彦军任编剧,河北梆子剧院一级导演翟建蕊执导,国家二级演员崔连杰、赵爱池、张电元等担纲主演,衡水市河北梆子剧团演出。该剧自2019年启动创作,剧本数易其稿。从2020年开始排练,演出团队克服了疫情等重重困难,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对剧情、唱词反复推敲斟酌,历经十几次修改打磨,努力向观众呈现最好的演出效果。

总之,河北梆子现代戏《桃城巷》是一部难得的艺术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