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宝宝如何“追上”足月儿

干预越早越好,最好从出生后就开始


早产宝宝由于过早离开母体,各系统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生活能力低下,喂养困难,极易遗留脑发育不良、脑瘫、认知功能障碍等后遗症。那么,该如何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呢?

抓住宝宝脑发育敏感期,早期干预

儿科医生表示,“干预开始的年龄,对干预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出生后第一年最为重要。早期干预越早越好,早产儿最好从出生后就开始。”

儿科医生说,干预是根据婴幼儿智力发育规律进行的教育活动,即利用触觉、视觉、听觉、运动的本体感觉和前庭平衡觉,促进婴幼儿智能、运动、情绪和社会能力发展,减少发育风险。

儿童脑发育有一定的敏感期。儿科医生说,脑细胞增殖是从妊娠头3个月至生育后1岁,过了此时期,神经细胞不再复制或再生。“新生儿脑重量约为370克,6个月时约700克,占成人的50%,2岁前增长最快。”由此看来,2岁前进行良好的刺激,对孩子脑功能和结构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

婴儿脑发育也具有一定可塑性。大脑的可塑性,可以理解为通过学习和训练,大脑某一代表区的功能,可以由邻近的脑区代替,也表现为脑损伤后,在学习、训练后,脑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

“大脑早期可塑性表现为可变更性和代偿性。所谓可变更性,是指细胞的特殊功能可以改变,对刺激敏感性可塑造;代偿性是指一些神经细胞,能代替邻近受损的神经细胞功能,或通过较低级的神经中枢来代偿。”儿科医生说,代偿的关键是早期干预。

所以,家有早产儿,家长一定要充分重视,定期检查、随访和监测,根据专业医生的建议,早期干预。

正常儿童的标准,如果不达标怎么办

早产儿出生的身长与体重,通常低于足月儿,在相关的生理功能方面,也较足月儿弱,如呼吸、循环功能、体温调节能力、体液平衡及内环境保持稳定的能力等,通常较足月儿有所欠缺。

儿科医生表示,评估早产儿体格生长发育情况,通常用身高、体重、头围来衡量,对于早产儿,体格生长存在一个允许的落后年龄范围,一般在体格评价时,矫正胎龄至40周再进行评价,考虑到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当早产儿长到18个月时,头围便不再矫正,到24个月时,体重不再矫正,而到40个月龄后,身高就不再矫正。

“家长在评估早产儿的体格发育时,需要辩证地看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孩子超过40月龄后,体格生长应该与同龄孩子同论,如果早产儿的身高体重不达标,我们需要分析孩子的营养摄入、有无过敏、疾病等因素。”儿科医生说。

在喂养时,通常选择母乳+母乳强化剂,或早产儿配方乳,以提供早产儿所需的营养。对于体重小于1500克的早产儿或体重大于1500克、伴有3天以上肠道喂养不耐受的早产新生儿,通常需要联合肠内营养,其目的也是为了提供足够的热量和氨基酸,以维持能量和氮平衡。

也就是说,在营养与喂养方面,如果不能给予早产儿更高能量的供应,将不利于其追赶生长,从而导致与足月儿的差距长期存在。

早产儿智力发育如何评估

儿科医生介绍,对于早产儿,很多医生推荐使用“矫正月龄”,来判定他们的发育是否在正常范围。矫正月龄考虑了宝宝早产的时间长短,有助于使评估结果更加准确。

计算宝宝矫正月龄的方法是,首先算出早产儿的出生日期比预产期提早了几周,然后,再从早产儿的实际月龄中减去这段时间。

举个例子,如果宝宝4个月大,早产了8周,那他的矫正月龄就是4个月减去8周(即2个月),结果是大约2个月,也就是说,他的月龄相当于2个月大的足月宝宝。

早产儿脑发育过程也会存在各种异常情况。定期请医生检查,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早期干预和纠正。

只要宝宝在出生后1个月内不存在脑出血、不存在先天性脑发育异常等遗传或严重损伤性脑病,定期接受医生指导后,宝宝的行为发育与正常儿童间不应有明显差异。

“对学龄期而言,部分家长将孩子学习成绩差归咎于早产,实际上是不客观的,我们要仔细分析原因,如早产儿的生产史,有无缺氧、窒息,出生后有无持续性病理性黄疸,出生后生长发育监测状况,是自幼落后还是智力倒退等。”儿科医生说,儿童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也可导致孩子成绩下降,其中低出生体重,是危险因素之一。对这类孩子,需在儿童保健门诊就诊咨询,给予心理、行为或药物治疗。

韩虹丽(据《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