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一个快乐盲盒


天津大学 刘瑜

前阵子在网上看到一个新潮词——情绪盲盒。“情绪盲盒”用来形容一些人每天的情绪就像开盲盒一样随机出现,不能控制。但在我眼里,生活是自己的,幸福的人生拥有一颗能源源不断生产快乐的心,可以随时随地给自己开一个快乐盲盒。

上周末,孩子爸爸带女儿出门玩了两个小时,回家后,女儿仍意犹未尽、蹦蹦跳跳,欢乐得像树林里的一只小鸟。我好奇地问孩子爸爸,这都去玩什么了呀,孩子这么开心?他笑道,其实就是带她去公园随便逛了逛,走走停停,看看枝头的小花,摸摸路边的石头,追追草丛里的蝴蝶,瞅瞅树干上爬着的蚂蚁,在空地里随意跑一跑,孩子就非常开心。

是啊,孩子的快乐总是这么简单。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好像越来越难找到开启快乐的开关。有时通过旅游购物等消费获得了一丝丝快乐,但好像也虚无缥缈、稍纵即逝。事实上,我们真的需要向孩子学习,快乐的源泉其实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遂想到葡萄牙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的一首诗歌《你不快乐的每一天都不是你的》。“夕阳倒映在水塘,假如足以令你愉悦/那么爱情、美酒,或者欢笑/便也无足轻重。幸福的人,是他从微小的事物中/汲取到快乐,每一天都不拒绝/自然的馈赠!”诗中提到的“自然的馈赠”不就是孩子简单快乐的秘诀吗?当夕阳携手绚烂的彩霞,将温柔的倩影投入清澈如镜的水塘,我们是否能为这一抹温暖而感动,是否能为眼前的这一幕景致而愉悦?如果可以,那么其他世俗所谓重要的东西都已变得轻如鸿毛。

又想到汪曾祺就很擅长从微小的事物中获得快乐。而且,他不仅善于从平凡生活中发现快乐,还善于从逆境中寻得快乐。落难时,被发到西山种树时,汪老写道:“咬一口大腌萝卜,嚼半个烧蝈蝈,就馒头,香啊。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老是愁眉苦脸的,干吗呢!”

人生路上,如果我们掌握了从微小事物中获得快乐的秘诀,也就能从天地万物中随时随地汲取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