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轨道交通服务品质提升
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接近60%
□记者王洪宇
本报讯 昨日获悉,天津轨道交通线网中心不断完善运营服务品质,发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更新发展作用。截至目前,天津轨道交通现有运营线路11条,运营车站204座,换乘站27座。去年全年运送乘客6.4亿人次,同比增长12%,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近60%。年内日均客流达到175.24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中心实施补网强网工程,扩大轨道上的都市圈。市域(郊)铁路津静线和地铁5号线京华东道站同步建成联通运营,11号线一期工程全线贯通运营,串联中心城区与静海、西青和海河中游地区,带动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市民、学生等人群日常的通勤、商务、休闲出行需求。9号线新信号系统投入使用,实现工作日早晚高峰增开13列次、新增5处始发点位,提升津滨双城通勤效率。
中心致力于打造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实现公共交通出行全覆盖。全年优化14条公交线路,增加与轨道交通的接驳点位;新增迁移6处公交停靠站,缩短乘客接驳距离;地铁与滨海公交乘车二维码实现互联互通,助力津滨通勤效率提升;环内车站周边新增机动车停车位302个,环外新增800个,解决热点区域停车难题。
中心积极探索技术创新,加速应用智慧出行。中心研发“城轨车站综合智慧平台”,针对乘客提供远程问询解答、一对一服务和智能导向提示等功能。5号线京华东道及市域(郊)铁路津静线、11号线西段引入一键开关站智慧车站功能,远程实现智能照明等站内设备开关控制,缩短开关站时间。文化中心等7座车站增设62处智慧公告屏,为乘客实时提供车站出口周边信息等内容,优化导乘信息。乘车二维码互联互通范围拓展至16座主要大型城市,人脸识别、码脸互通等无感支付乘车功能落地实施,地铁乘车码在微信小程序和支付宝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