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青葱最美奋斗时

□李宝贵
1970年5月的一天,大地一片葱绿,微风从教室的窗口吹入,16岁的我,心却像吊到了嗓子眼。因为全班40多名学生,都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等待老师宣布第一批选招进工厂的人员名单。当老师念到我名字时,我心花怒放!全班共有6名同学被招工,我是其中之一。
廊坊内燃机厂,规模很大。初入工厂,一切都很新鲜。宽敞明亮的机加工车间机器轰鸣,紧张有序的钳工车间叮叮当当,出料送件的工人来来往往。先于我几天进厂的学生们,都已穿上了崭新的蓝色工作服。工作服是有区别的,钳工、电气焊等工种是普通的上衣和裤子,只有机加工车间的人是上衣放在背带裤里,女工一律把头发绾进工作帽,青春亮丽意气风发,我很羡慕,觉得她们穿背带裤的样子很帅。
我也领到了工作服、工作帽、套袖等,但不是背带裤,心中的那点小遗憾,并没有影响我的情绪。我兴高采烈地穿戴起来,对着镜子左照右照,很是满意自己的工人形象。短暂的学习后,我们便被分入各个车间,我被分到电气焊车间,半年后又转入机加工车间学习车工,竟然如愿穿上了背带裤。我的青春奋斗便从此正式拉开序幕。
车间主任为新工人安排了师傅,我们站在机床旁,听师傅讲解机床的性能、所加工零件的要领、认识测量工具以及机床操作应注意的事项和看师傅怎样操作。每个人的神情都格外严肃认真,都在拼命地用脑子记忆,我油然生出一种压力。接下来就是在师傅的指导下试着使用机床加工零件,我们每一个人都比在课堂上学习还认真。很快,我们这一批学徒工,都能独立操作机床了。3年后,我们几乎都成为各自车间的生产骨干,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工人阶级的荣誉不是靠嘴说出来的,是要靠劳动和汗水铸造出来的。
我们厂的产品是195型柴油机,在农村用途很广,很受欢迎。因此我们的生产任务被安排得很紧很满。即便如此,还是供不应求,有时还要发起突击生产的会战。从进厂开始,大大小小的会战我经历过很多次,而印象最深的是我刚刚递交了入团申请书,正在接受团组织考验的那次时间最长、任务最重的会战。
那是1974年底的一天早晨,我刚入厂大门,便见厂区挂起了“大干二十天,坚决完成生产任务”等醒目的超产完成生产任务的大红横幅标语,厂区小马路两侧的10块黑板报也同时换成了大会战的图文内容(其中有一块黑板报也是我粉笔画的阵地),一下子烘托了大会战的气氛。下午,厂里召开了全场职工动员大会。各部门、车间的领导纷纷上台发言表决心,就连职工食堂的管理员也上台发言。食堂管理员的发言很独特,如“蒸馒头、烙大饼,品种多样讲卫生,保证会战干劲增,后勤保障当先锋……”风趣幽默之中表达了坚决做好后勤伙食工作的决心,赢得了全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会战开始,我们工作时间由8小时延长到12小时,白班从早7点至晚7点,夜班从晚7点至转天早7点。这么长的工作时间,加重了体力劳动的强度,尤其夜班,打乱了人体的生物钟,到了后半夜,劳累和瞌睡总会悄悄袭来。正是年轻贪睡的年龄,带班的组长让我可以暂时休息一下,但我绝对不能睡,我可是向团组织递交了入团申请书的呀!为了确保加工零件的质量,避免出残次品,也为了劳动安全,困极了,我会暂停下机床,走到车间外面,深深呼吸一口夜间新鲜的空气,让夜风清醒一下头脑,然后迅速回到车间,继续投入紧张的工作。下班时,经质量检查员检测,我们班组都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生产任务。
会战期间,我们每天加班4小时,没有一分钱的加班费,可却没有一个人计较。大家热情高涨,你追我赶,生产指标天天超额完成。我们的车间主任曾两天两夜连轴转,不肯休息,激励了我们战胜劳累疲倦,安全高效地完成生产任务。厂技术科的技术员、机床维修工、电工们也是哪里有问题,就会及时出现在哪里。“轻伤不下火线”的事迹不胜枚举。
我受这般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感染,写了一首歌颂生产大会战的长诗:“铁花、钢花、汗水花,辉映人间满天霞;战歌、颂歌、欢乐歌,飞出心海遍天涯……”这首诗被配上音乐,在厂广播站反复播放。虽然那是我第一次写诗,文笔还很幼稚,但那是青春激情的呼唤。
经过20天的大会战,终于圆满完成了任务。我们车间、我们的班组还评上了优秀。那天,厂里放假让大家好好休息休息,恢复体力。我们同班组也是同一宿舍的姐妹们,脱下满是油污的工作服,换上了漂亮的女儿装,来到镇上的照相馆拍下一张合影,庆祝我们的会战胜利,并以此纪念我们的青葱岁月。
后来,我嫁到了宁河,那段青春奋斗的经历,一直与我相依相伴至今,鼓励我在人生之路上,无愧时代,勇毅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