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要防止“病从口入”
夏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常见传染病有哪些?肠道传染病是否比较多发?公众如何进行预防?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主任医师吴伟慎介绍,夏季常见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物、饮用水、日常生活接触等途径传播,因此要把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至关重要。
常见的引起肠道传染病的细菌有致泻性大肠杆菌、沙门菌、空肠弯曲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菌等;常见的引起肠道传染病的病毒有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札如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等。
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有腹泻、恶心、呕吐、腹痛、食欲不振等,是生活中常见的症状,迁延不愈可能会引起营养不良、贫血、身体抵抗力下降,严重的可以导致脱水,极个别病例甚至还会危及生命。
在此提示,要注意饮食卫生。高温可杀灭致病微生物,饮用水需煮沸后再饮用;要讲究食品卫生,食物和厨具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密封冷藏在冰箱内,冰箱不是保险箱,尽量别超过24小时,再次食用前,需要热透;避免生食、半生食易带致病原的水产品。同时,要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等要洗手;不暴饮暴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生食食物一定要洗净。
如出现了腹泻症状,不提倡禁食禁水,宜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症状好转后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如果腹泻病情不重,一般通过调整饮食、休息、对症治疗,2至3天内症状即可改善。如果腹泻伴随高热、黏液脓血便、精神差、尿量减少、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等脱水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肠道门诊就医。
本报记者姜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