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字技术赋能红色宣讲实践

天师大打造“行走的思政课”


□记者秦帆

本报讯 日前,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赓续红色血脉 砥砺强国之志”理论宣讲实践队赴山西阳泉开展实践活动。师生一行12人紧扣“数字赋能红色教育”主题,将百团大战纪念馆、中共创建第一城旧址等红色资源转化为沉浸式课堂,运用VR实景、AI动画、情景教学等创新形式,打造“可听、可看、可参与”的行走思政课,让革命历史在青春实践中焕发时代活力。

为让红色教育“活”起来,实践队深度融合沉浸式教育理念与现代科技,在段南沟和段西沟社区打造“时空穿梭”思政课堂。学生们认真聆听抗战故事,学习历史,延续精神。

此外,实践队精心打造的“红色微课创作工坊”,已完成《走进百团大战纪念馆:铭记英雄史诗,传承抗战精神》《七亘大捷纪念馆:一部“重复设伏”的兵家传奇》等6部系列微课脚本,将通过社区宣讲、校园分享、网络推送扩大覆盖面,实现“一地实践、多地受益”。

此次实践成功构建了“红色史迹研学+社情考察调研+沉浸互动宣讲”三位一体模式。实践队通过制作微课、开展红色访谈、组织专题研讨等形式,有效激活了红色资源,创新了故事讲述方式,做实了理论宣讲。实践队负责人表示:“学院将持续深化与阳泉的校地合作,让‘行走的思政课’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坚固桥梁,致力于将更多红色地标打造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子锤炼实践能力、赓续红色基因的广阔课堂与坚实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