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赋能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创新

今年我市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量同比增八成


□记者姜凯琦

本报讯 近日,随着嘉思特医疗器材(天津)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物型膝关节假体系统”获批国家药监局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我市今年已有4个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同比增长八成,总数稳居全国前列。

作为植入人体、用于支持或维持生命,具有潜在危险且需严格管控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医疗器械,第三类医疗器械产业不仅有高壁垒、高附加值的特点,更是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带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从研发端鼓励原创突破,到注册端开通绿色通道,再到产业化端配套要素保障,我市近年来已经构建起“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政策体系”。在其推动下,目前,东丽经开区医疗器械产业园中,10余个生物医药项目研发正酣,在研创药械8个,其中5个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今年,市药监局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针对性制定27条专项政策举措深化药品监管改革,打造“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服务闭环,为企业提供精准化、专业化支撑。以此次获批国家药监局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的“生物型膝关节假体系统”为例,该产品打破了国外高端膝关节假体的部分技术垄断。国家药监局多次组织专家研讨技术难点,市药监局协调检验检测资源,推动其成为全市第九个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

此外,我市以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为枢纽,搭建研发创新、小试中试、通用制造、市场营销、投融资五大平台。同时,市药监局联合市科技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锚定先进生物材料、高端医疗设备、高效检验诊断、人工智能器械四大高端领域,推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在此背景下,国家级医疗器械创新赛事——第八届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正在我市积极筹备中,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研究院中40余个创新项目正在转化。其中,天津赛力思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的1个项目已入选天津市高质量发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