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情景表演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文/邹晴 宜春市黄颇小学
音乐学科最大的特点在于学科本身,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良好的音乐学科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有助于学生综合发展。情景表演是新课改下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其应用到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获得良好效果。
情景表演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思考,对音乐进行表演。
由于小学音乐题材十分丰富,每一个音乐作品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演绎,学生可以在教师帮助下,充分发挥自身想象进行情景表演,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参与热情。
应用于课堂导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做好课堂导入活动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欲望。同时,课堂导入还能将课堂主题导出来,为后续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对游戏、表演具有很强的期盼心理。将情景表演融入小学音乐课堂导入环节,能帮助学生更快地将注意力放到课堂上。例如在《粉刷匠》一课中,教师可以进入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刷子这一实物,并让学生说说刷子有什么用;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将刷墙的小视频播放出来,并让学生根据视频来自己做出刷墙的表演,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表演欲望。在此基础上,教师将歌曲《粉刷匠》播放出来,让学生随着歌曲开展情景表演,学生会非常积极地聆听音乐,也会很好地把握到课堂主题中,有助于后续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应用于在欣赏课。音乐欣赏课要求教师要以音乐为根本,以聆听、鉴赏为主,通过多样化的引导方式,让学生可以积极地融入音乐体验中,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上,通过情景表演的应用,可以更加生动地将作品中的音乐元素表演出来,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意义,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学生良好音乐聆听习惯,积累学生音乐经验。
小学音乐欣赏是学生对音乐进行鉴赏、情感体验的过程,情景表演的应用能实现抽象音乐外化展示,能让学生通过身体律动、视听感触感知音乐作品,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音乐作品。例如在民族乐器欣赏课《武术》中,学生初次听这首作品时,会感觉音乐强劲有力,但是并没有更加深入的体会。
对此,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欣赏中,播放一些武术动作视频,或者亲自为学生展示一些武术造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尝试武术表演,学生通过实际表演就会对武术产生浓厚的自豪感。整个环节教师并不需要对音乐元素进行细致讲解,学生可以在情景表演中升华音乐情感,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
应用于课堂拓展。在小学音乐实践环节,教师还需要合理地应用情景表演手段,来实现课堂拓展。例如在活动课“快乐的小火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情景表演活动,模拟坐火车的情景,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司机、列车员、老人等等,同时教师可为学生设定“文明乘车”的主题,让学生自己创编一个乘车情景,在课堂上表演出来。对于学生来说,创编是最能促进其想象力、思维发展的方式,教师以情景表演为手段,对活动课“快乐的小火车”进行拓展,给予学生充足的创造空间,调动学生积极性,强化学生实践感受。
总之,在小学音乐情景表演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多样化的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动机,提升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创作能力、审美能力,以此满足学生综合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