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华:播散科学种子 彰显责任义务


本报讯 记者刘诗毅 张鸿池报道 2020年,刘建华从新余来到了宜春,她是一名基层科普志愿者、宣传员,也是市气象科普教育基地讲解员,在践行“科技志愿服务”上始终坚持服务在一线、学习在一线、成长在一线,实现了从一名科技工作者向科普志愿者的华丽转变。

刘建华在逐渐熟悉相关业务工作后,带领市气象局工作人员创新宣传科普服务模式,转变以往被动输出科普知识的工作方式,以“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为公众提供了全新的科普体验,使得市气象局宣传活动数量逐年增加、活动质量稳步提升。

刘建华介绍说:“气象科普不仅要请进来,还要走出去。请进来,主要是发挥气象科普馆资源,创新开展气象研学活动,激发青少年探索气象科学的好奇心和热情;走出去,主要是广泛开展科普进校园、科普进农村、科普进社区等活动,发放科普读物,开展科普讲座。在普及气象科学的同时,让防灾减灾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我市是农业大市,赣西粮仓。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刘建华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组织带领科技志愿者深入农业发展一线,围绕农户需求,因地制宜,制定水稻、油茶、百合等作物气象服务方案。她组建了一支“乡村振兴气象服务团队”,团队坚持把论文写在农村大地上,常年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农民生活,特别是在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秋收秋种等重要农事季节,直奔田间地头,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科普宣传”,向农民朋友普及先进科学技术,普及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全面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避险技能。2022年以来,开展进农村科技志愿服务12次,主要推广早稻早播示范技术,服务高产油茶、百合等特色农作物生产。并大力推广“江西微农”智慧平台,目前该平台用户数达9千余户,覆盖70%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了气象为农服务智慧化水平。多年来,联合宜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创建省级标准化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县4个,省级标准化气象灾害防范乡镇119个,为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江西星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林业工程师易满瑞说:“她的服务对我们的帮助很大。我们得到了她的天气的信息,就可以做好准备,什么时候防虫,什么时候喷药,什么时候裁修,都有很大的帮助。”

宜春市气象局工程师章起明说:“她工作的积极态度,还有对学术的认真。对我们年轻人来说,真的是非常好的榜样。”

辛勤的汗水结出丰硕的成果。宜春市气象学会2020-2022年连续三年被宜春市科协评为“优秀学会”,被江西省科协评为“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2021年获“宜春市参与全省科普知识网络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奖”。2022年被江西省气象学会评为“全省气象学会工作先进集体”。她本人于2020年度和2022年度获江西省气象局事业人员嘉奖,2021年被评为“宜春市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度被评为宜春市“三八红旗手”、宜春市“最美科技工作者”,2023年被评为宜春市气象局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曾荣获江西省气象局第八届、第九届全省气象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

刘建华表示:“我从事科普工作已经15个年头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为科普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应该把科学普及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积极投身到科学普及工作中去,向人民群众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为提高人民群众预防和减轻气象灾害的意识和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