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邑县农联社

践行服务“三农”显成效


本报讯 (丁秋雨)今年以来,武邑联社把聚焦精准扶贫和优化金融服务、护航“六稳”“六保”作为第一任务,充分发挥本土金融机构优势,勇担金融扶贫职责,全面确保服务“三农”有力度、有速度、有温度。

落实“稳企业、保就业”,汇聚战“疫”正能量。针对新冠疫情对企业客户带来的冲击,该联社及时落实国家“六稳”“六保”的政策要求,做好金融保障及支持复工复产。通过办理展期、续贷、借新还旧、调整还款计划等措施累计为受疫情影响的客户办理贷款延期业务15.2亿元,涉及贷款200余笔。同时,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建立“名单式”管理机制,为县域民营小微企业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信贷资金支持。目前已累计对271家民营企业发放贷款46.22亿元,对457家小微企业发放贷款42.61亿元,向人民银行申请并发放支农再贷款1亿元,对扶贫带贫企业、扶贫工厂车间、春耕备耕、民营小微企业等的生产经营提供了有效的资金支持,有效助推了复工复产效能。

对标“两不愁、三保障”,共绘脱贫同心圆。作为金融精准扶贫的主力军,武邑联社紧紧围绕国家扶贫战略部署和各级工作要求,不断创新金融扶贫模式,下沉金融服务渠道,在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培育等方面集中发力,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一是实现扶贫小额信贷有效覆盖。对符合贷款条件且有意愿的贫困户,以扶贫小额信贷为着力点,引导贫困户参与产业创收增收。同时,严格落实“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抵押免担保、利率优惠、财政贴息、县建风险补偿金”的政策要点,今年以来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504万元,支持贫困户106户,确保了覆盖面惠民度。二是提升龙头企业扶贫带动效能。对符合贷款条件、扶贫带动能力强、信用良好的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等经济主体,优先予以信贷支持。今年以来,累计发放扶贫龙头企业贷款5户,金额1.29亿元,收纳433户贫困户入股增收。三是加大对帮扶贫困村的人力、资金投入力度。近年来已累计投入66万元用于被帮扶贫困村开展安全饮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扶贫政策落实的多方面、多维度的项目建设;并定期向定点帮扶村的贫困户、贫困学生开展慰问和捐赠,稳步实现定点帮扶村的“脱贫摘帽”。同时,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利用金融大集、金融夜校、入户宣讲等灵活形式,“一对一”“面对面”讲解扶贫政策、金融产品,进一步提高了农户脱贫致富的“软实力”。

聚焦“大农村、大农业”,“贷”动发展加速度。产业帮扶重在“造血”,关键在“扶”。武邑联社牢守支农、支小、支微、支散的市场定位,聚焦大农业、大农村,在全县范围内启动了普惠金融专项工作,以“党建+金融”为平台,扎实开展“双基”共建、整村授信活动,累计整村授信80个村,切实解决“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目前,该联社累计建立农户信用档案3.1万户,评级3万户,对其中的9547户信用农户授信28.16亿元,已有6955户在信用社办理贷款6.83亿元。对信用良好,有贷款需求,就业创业潜质、技能素质和一定还款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评级授信范围。同时着力打通金融普惠服务最后一公里,在全县建立助农服务站25个,布放ATM自助设备36台,确保了农村地区基础金融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