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新冠疫情,许多津门职工长期坚守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一线,无法与亲友团聚——
非洲雨林中的元宵节
早晨6:30,在非洲西海岸几内亚热带雨林内,天空刚露出鱼肚白,中铁十八局几内亚公司金迪亚隧道项目总工程师高峰尝了一口来祖国的汤圆,分外香甜。思念之情油然而生,41岁的他眼泪在眼眶中打转。此时,他已在几内亚坚守了19个月,从几内亚达圣铁路到金迪亚隧道项目,度过了两个春节和元宵节。
金迪亚隧道项目合同金额15.79亿元人民币,合同工期34个月,业主为赢联盟。隧道全长11.65公里,为国铁一级标准,是马瑞巴亚港至西芒杜矿区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对中企在非洲积累长大隧道施工经验意义重大。项目中方员工因为疫情,已经一年多没有回国休假。当前,恰逢该国埃博拉病毒再现,又为他们生产生活增添了几分艰辛。
因为元宵节,项目早餐格外丰盛,餐桌上摆着当地的特产炒腰果和芒果,以及从祖国运来的清凉饮料、橘子和梨,这其中最珍贵的就是汤圆。“几内亚人没有过元宵节的习俗,这些汤圆都产自万里之外的祖国。”高峰解释。因为几内亚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这些汤圆只能从100多公里外的首都科纳克里的中国超市采购。这一路山地颠簸、堵车,五六个小时才运到这里,加之为节约资源,营地冰箱每天上午断电,食物不易保存,只购买了6包汤圆,仅能供职工吃一顿。
一顿饱餐后,高峰赶忙擦了擦眼角,把拍摄的项目元宵节照片视频,传给远在家乡的妻子,并笑容满面地开启微信。当从视频连线中看到,在妻子一人全心照看下,儿女快乐成长,他既心疼又高兴。短短10分钟,他恋恋不舍地挂断微信,与同事一起向施工现场进发。
8:00,金迪亚隧道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当前正值旱季施工黄金期,几内亚劳工在中方职工指挥下,开着吊车等机械设备,全力推进项目营地、混凝土拌合站、修整施工便道等建设。
望着眼前一派忙碌景象,清爽空气中飘来阵阵附近村落的炊烟味,让高峰思绪飘向了东方:“说句心里话,我们也想家。但我们更要把这种思念,化作坚守、奋斗的动力,推进‘十四五’开局年‘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王洪宇 通讯员 曾梓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