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保障房要像家那样盖
在雄安新区容东新区未来之城,1094户返迁居民自从今年春节前住进新居后,生活便捷舒适,对社区建设赞不绝口。这离不开中铁建工集团北方工程有限公司容东片区E组团安置房项目第一管理分部全体职工的精心组织、科学穿插。他们克服突发疫情、工期紧张、停水停电等重重困难,以整个组团验收、移交进度最快的态势助力“未来之城”拔节生长,仅用一年半时间,全面完成56栋楼、3082户住宅的精装修施工,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第二批安置房交付任务。
E组团安置房项目第一管理分部成立于2020年6月,54名职工,平均年龄只有28岁,却承担了新区单标建筑体量最大的项目。第一管理分部是雄安新区重要民生工程,担负着首期居民征迁安置、为起步区和启动区开发建设提供支撑的重要功能,对新区实现“一主、五辅、多节点”空间布局,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职工勇于担当,确保了各项建设工序、施工流程的无缝隙衔接、高效推进。从2020年6月20日第一批集装箱进场,到2021年12月31日取得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560个日日夜夜,最高峰时4000余名工人24小时同时作业,实现了3天一层楼的速度。项目累计浇筑混凝土48万立方米、绑扎钢筋5.47万吨、使用模板69.87万平米。
“像盖自己家房子一样,用心做好工程”的理念贯穿了项目的整个管理过程。项目始终紧紧围绕“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建设宗旨,将工程质量作为重中之重的生命线。“我们始终传承工匠精神,从施工方案编制到现场落地实施,从看图研究到现场跟踪服务,每一道程序都严格落实。”项目总工蔺建文解释。
尽管工期紧、任务重,但在施工前,在项目经理周艳林指挥下,蔺建文带领技术人员对细部节点进行研究,每一节点都要有施工大样图,加强过程中的盯控和指导,真正做到“效果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他带领工程部加大对施工现场管控,严格遵守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安全、素养的“6S”雄安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建设中,项目部职工还严格遵守工程首件制,在各个工序开始前,结合BIM技术制作工序样板,并按照要求完成首件样板制作并进行首件验收,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在去年9月组织举办的雄安新区“E枝独秀、五星闪耀”实体观摩活动和6S管理观摩活动中,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受到高度评价。
本报记者王洪宇 通讯员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