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名考——
“减河”与“引河”

独流减河
天津市全境有300余条大小河流,纵横交错。除了海河水系主要支流之外,历代人工开凿的“减河”、“引河”等数量很大。所谓“减河”,就是为了减少河流的水量,在原来河道之外另开的通入海洋、湖泊、洼地或别的河流的河道。
天津有独流减河、马厂减河、西减河、东减河等。独流减河是为引泄大清河和子牙河洪水直接入海的人工河道,在静海区和西青区交界处,全长70公里。因起点在独流镇附近,故名。“独流”在明代成为集镇,因大清河和子牙河在此合为一流,故名“独流”。马厂减河流经静海区南部,清光绪元年至七年(1875—1881),为了减泄南运河洪水,灌溉水稻,由海防提督周盛传率驻军分三次开挖而成,全长75公里。初名靳官屯减河,后因地近青县马厂而改称今名。西减河、东减河都在东丽区,两河汇流后入金钟河。市区主要以泄洪为主要功能的人工河渠,还有金钟河、新开河、卫津河等。金钟河在天津市东部,是为引泄北运河洪水而人工开挖的河道,原河道西起旧三岔河口,流经河北区、东丽区、宁河区,东至塘沽北塘入海。因河水湍急,入海处声如洪钟,故名,现河道长22公里,西起东丽区何兴庄,经大毕庄、赤土乡,先后与新开河等交汇,于永和村北入永定新河。新开河在城区北部,因金钟河上游段淤塞,清光绪七年(1881)在其北侧新开挖此河,故名,流经河北、北辰两区,东至东丽区南孙庄入金钟河,长13公里。卫津河在天津市南部,是为宣泄城区西南部雨水、沥水的人工河。光绪十六年(1890)开挖,以护卫天津城区免遭水患,故名。1949年以后多次疏浚拓宽改造。北起红桥区,向南经和平、南开、河西、西青,东折于津南区北赵庄北入海河,长约23公里。
所谓“引河”,是指为引水灌溉而开挖的河道。月牙河在天津市中部,清雍正三年(1725)开挖,引海河水屯垦,俗称“老河”。1959年疏浚拓宽,因其形如月牙而改称今名。北起跃进路与北环铁路相交之西减河,南至东丽区吴嘴村南入海河,长14.4公里。此外,还有北辰区的永金引河、郎园引河,东丽区的新地河,津南区的洪泥河、幸福河、十米河,宁河区的西关引河,武清区的东狼窝引河、静海区的港团引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