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咸饭暖融融
□高强
乍暖还寒,这个时候,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咸饭,捧在手上,喝一口,暖到了心里,日子似乎一下子亮堂起来。
这是一碗属于母亲的咸饭。母亲用普通的食材,做出了可口的饭食。做咸饭首先要把鸡蛋炒熟,盛在碗里。在热锅凉油之际,把肉馅下锅,加入老抽、料酒,翻炒。把去了皮切成小块的西红柿倒进锅里,炒出香气。加入炒熟的鸡蛋和两根寸段长的葱白,充分翻炒融合。加水、大米,搅拌均匀,水米融合,进入熬煮模式。其间得搅拌几次,不能粘锅。一开始汤水清清,到了某个阈值,汤水呈稠厚的胶质感,米粒溶胀饱满,这时就快熟了,加入菠菜段和盐,稍微推一推,就可以关火了,盖上锅盖焖一焖,色香味营养俱全的咸饭就做好了。
冒着热气的咸饭盛在碗里,屋里马上变得不再寒冷,就连窗外清冷的风也似乎变得缓和了。哥哥、我和妹妹立刻精神起来。所有的食材,吸饱了汤汁,悠悠地潜伏下来,各自游弋,竟有着不可遏制的情深之处。枣红色的肉粒,浅黄色的鸡蛋,白色的米粒,碧绿的菠菜,真是一天当中色彩最好的一碗饭,很是爽眼,搞得我们哥仨直咽口水。咸饭太热了,不能立刻吃进嘴里,用母亲的话说,“热得烫舌头”。我们仨托着碗焐一会儿手,感觉着咸饭的存在,热乎乎的,就像郑板桥说的,“双手捧碗,得此周身俱暖”。
咸饭把食材的鲜美和营养,融会贯通于一身,丝丝入扣,别开生面,有康养之功效,进而又滋补和疗愈,适合老年人和病弱者食用。母亲每次做好咸饭,都给楼里的两位老奶奶每人送去一大碗,给衰老的身体补给营养,也是为了御寒,为老年的命运增加有热度的均衡。冒着热气、软糯可口的咸饭,是生活的本身,也是很大的慰藉。
在一个个的秋冬季节,母亲一锅一锅地做,我们一锅一锅地吃,一碗一碗地送人,挥不去的人间烟火,热乎又醇美的咸饭,承载着一个家庭的生活温度和日月光华。母亲不仅熬出了秋冬的至味,也熬出了自己的滋味人生。
后来,我们哥仨都成了家。在面对超市琳琅满目的食材,不知道做啥饭时,一点都不发愁,做咸饭就成了不二的选择。热乎、省事、有营养、口感酥香,这些标签啪啪一贴,咸饭就成了专属美食。
我的公婆上了年纪以后,食欲越来越差,经常挑食,吃得很少。于是,我精心给他们做咸饭,公婆出奇地爱吃,吃得多,精神也好了,话也多了,不住地夸我:你这个儿媳妇挺用心。我从公婆的眼里读出了满意。我抑制着被长辈夸赞的喜悦,心里还是很激动,这和母亲给楼里的老奶奶送咸饭的心情合辙了。哦,那一年,我从包里提出保温桶,仔细地倒出两碗咸饭,恭敬地摆放在公婆的墓碑前。沐浴着清明节略感微寒的风,“你这个儿媳妇挺用心”仿佛从天边飘来,我心里一抖,它是那样悠远而深长。
世间万物,美食万道,其实不过是散不尽的偏安静美,定格着浸满饭香、细水长流的平凡与美好。窗外阳光闪烁,屋里暖意融融,别样的滋味沁入五脏,缓缓流淌在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