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满天下的耕耘者
——记全国先进工作者、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王成山

王成山(中)授课。
从教近四十载,教学始终是王成山最看重的事情。在教学中,他注重方法创新,牵头研发的《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虚拟仿真实验》课程,针对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实验教学的特征,采用“情景式”“互动式”“探索式”教学方法,实现了体系完整、易用性高的虚拟仿真教学方法。该课程近5年已覆盖144所高校,浏览量达6万余次,完成实验人数近万人,获评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面对我国城网从粗放建设到精细改造过程中遇到的结构优化难题,他带领团队创新发展了城市电网结构优化理论与方法体系,成功研制出满足我国大规模城市电网建设改造工程需求的城网结构设计与改造优化系统,大幅提升我国城网供电可靠性。面对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重大需求,他在我国率先开展了微电网与智能配电网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研发了微电网成套系统与装备,创新了微电网的技术应用模式,为大规模分布式能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他作为“智能配用电装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首届主任,为产业技术创新和学科发展构建了高水平研发平台。他的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
如今,“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已成功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而他主导的《电气信息类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学科交叉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也获批国家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多年来,作为导师,他培养了硕士生120余名、博士生60余名,这些学子中许多已成长为国家级人才、电网领域专家、知名企业家,为国家电力能源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报记者秦帆 通讯员刘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