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革新”撬动降本增效“大能量”


“今天咱们班接了30个立柱,完成进尺882米,是我上班以来一个班打进尺最多的一次。”5月11日,渤海钻探第一钻井公司70104钻井队一班班长李晓在班后会上高兴地说,“而且因为咱们班各岗位操作规程执行到位,技术指令执行到位、设备设施保养到位、超额完成本班进尺指标,单位给咱单井积分加10分。”听了李晓的话,班组里小伙子们个个脸上都露出笑容。

70104钻井队以班组为单元,以“提速增效”为抓手,不断抓实经营管控发力点,瞄准降本增效突破口,精细生产保障和提速增效。这在渤海钻探第一钻井公司并不是个例。

由于各钻井队“小班组”承担着公司节能、绩效、培训等任务,达成岗位适配最优化。公司利用“四比”劳动竞赛,不断将生产任务进行分解,将安全措施进行细化,将激励政策不断落实,确保“小班组”在带班队长的带领下发挥出“大作用”。5月4日,70104钻井队司钻李晓接到本班钻井工况的作业指令后,安排内外钳工、井架工主抓钻进,副司钻和场地工、泥浆工做好设备保障,坐岗工坚守井控岗位,在各岗位齐心协助下该班组12小时完成进尺882米,创南港区块班组进尺最长纪录。

劳动竞赛提技能,理论知识也不能落下。公司利用“四讲两查一考试”将集团公司最新政策、公司最近要求及时向员工进行宣贯,为各基层钻井队树好风向标。井控、安全专家利用周日时间开设“网络小课堂”,其中的抽查提问、互动交流、总结概述、有奖竞答等环节不仅增加了网络课的趣味,还有效提高了培训效率。50669钻井队队长李忠豪为这种灵活的授课模式点赞:“周末的网上培训既不耽误生产,也没有线下培训的严肃气氛,在与公司专家线上交流的机会中,我们也理清了自己的不足。”

“小岗位”激发着公司小改小革创新的最前端,实现创效价值最大化。70010钻井队场地工王冬生在巡检时发现离心机供液泵泵杆轴承卡死并漏泥浆,他向带班队长汇报完后并开始分析琢磨。“供液泵轴承卡死同时漏泥浆,一定是轴杆密封失效,泥浆窜入导致轴承损坏,如果拆开供液泵更换机械密封和轴承,故障就会迎刃而解。”经过一个小时的拆检、更换,一套新的机械密封和轴承装配完成。由于王冬生勤于动脑,精打细算,目前,他已被提拔至钻台大班岗位。

“提质增效无处不在,咱们每个人都是经营者,每个岗位都是效益源。”王冬生说。

本报记者高竹君 通讯员信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