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建设日夜兼程只为及时“还路于民”
夏日炎炎,天津地铁集团8号线项目前期工作组工人正挥汗如雨地进行鞍山西道站、雅安道站附近道路施工。为确保场地及时“还路于民”,他们倒班作业,24小时不间断施工。今年是地铁8号线建设关键年,更是为迎接夏季达沃斯、上合组织峰会,类似这样的“还路于民”工作成为重中之重。
自从8号线开工以来,面对挑战,工作组组长齐悦带领全员以破除万难的决心、坚持到底的毅力,科学组织施工,确保每处车站建设场地道路交通疏解方案妥当,及时“还路于民”。
2020年4月7日,正值7047工程(天津首条地铁建设)50周年之际, 工作组秉承天津轨道交通人“敢为人先、甘于奉献、破除万难、坚持到底”的7047精神,精心筹划、科学组织,成功完成长泰河东站车站交通导行封围,打响8号线建设攻坚克难第一枪,为全线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8号线关键线路穿越市中心繁华商贸地段,面临交通流量大、协调难度高等困难。为此,在交通疏解方案制定中,工作组秉持敢为人先的精神,与交管部门密切协作,针对解放南路和永安道上各站的具体情况,创新性地提出“区域整体导行体系”理念。对此,齐悦解释:“我们利用周边5公里范围内的道路作为疏导道路,构建了‘解放南路交通疏导体系’和‘永安道交通疏导体系’等技术方案,最大限度降低地铁建设对周边交通的影响。”这不仅保障了8号线建设期间的交通顺畅,更为后续地铁建设交通疏解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目前,8号线大部分车站主体建设已完工,“还路于民”工作全面推进。为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影响,齐悦与工作组人员常常在夜间带领工人开展管线复位和道路恢复施工作业,工作往往到凌晨5点左右。尤其是2024年9月开始,8号线还路工作进入“快车道”,部分车站的管线复位和道路恢复工作每天密集开展。团队每个成员甘于奉献、日夜兼程,当年底超额完成任务。
本报记者王洪宇 通讯员潘圆圆 孙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