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算盘细“淘金”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电务段检修车间转辙机工区职工正在进行设备测试。

“购买一台新液压转辙机成本要3万元。看这台,基本没花钱!”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电务段检修车间转辙机工区职工么洪力指着一台崭新的液压转辙机自豪地介绍着,“我们把现场替换下来的旧设备,经过除锈、刷漆、翻新,更换零部件之后就成了一台新设备,之后经过互验、工长和车间专职验收员三级验收合格就可以在现场使用啦!”

工程大修、设改施工,每次更换下来的废旧设备可不少。该段检修车间转辙机工区节支算盘打得响,组织废旧设备统一回收,按照标准重新筛选、整修、测试,在保证设备特性和机械强度的前提下,修复、再利用部分器材、箱盒、机构等材料,节约了大量购置成本。

每次施工都会产生剩余用料,大到整套的转辙机、车载设备,小到一根杆件、一颗螺丝钉,工区职工们全部登记入库充当维修料,拢清“家底儿”统筹管理使用,日常维修用的所有物资优先从库中调配,有效减少了资金占用。今年以来,共利用库存物资1200余项,节省开支近百万元。

就在不久前,段所辖一道岔大修施工时,需要提前对新更换的道岔进行模拟联锁试验,确保其联锁关系正确,转换功能正常,同时进行道岔粗调,但购置的模拟试验盒既笨重又不实用。“没关系,咱自己研制省钱又高效!”工区职工对此进行立项攻关,购置小型继电器、定制按钮等特殊元件,利用既有的电容、表示变压器、电阻、二极管等材料进行研制改造,经过4次改进,自行研发的道岔模拟试验装置诞生了。这个新装置不仅能完全仿真模拟道岔控制装置进行施工模拟试验,还便于携带,其成本仅需2000元左右,每套节约成本近4万元。

如今,在不降低设备安全性能的前提下,该工区坚持从节省一个螺丝、一个垫片、一个配件开始,真正做到了精打细算过日子,打好算盘细“淘金”。

本报记者 崔晓雪 通讯员 董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