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拟中选结果在津产生

骨科脊柱类耗材平均降价84%


□记者李汝斌 通讯员王少飞

本报讯 日前,市医保局(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组织召开申报信息公开大会,国家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集采在我市成功开标,拟中选产品平均降价84%,全国患者2023年2月份以后将陆续用上降价后的中选产品。本次集采是继心脏支架、人工关节后,国家组织开展的第三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

本次集采根据颈椎、胸腰椎手术需要,覆盖颈椎固定融合术、胸腰椎固定融合术等5种骨科脊柱类耗材、14个产品系统类别。首年意向采购量共109万套,占全国医疗机构总需求量的90%,涉及市场规模约310亿元。拟中选产品平均降价84%,按约定采购量计算,预计每年可节约费用260亿元。我市首年意向采购量1.4万套,预计每年节约费用2.74亿元。其中,占脊柱手术量1/3的胸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其耗材平均每套价格从3.3万元下降至4500元左右;一些知名外资品牌每套平均价格从6万元降至4800元左右。技术最新的胸腰椎微创手术,其使用的耗材平均每套价格从近4万元下降至5600元左右。用于治疗压缩性骨折的椎体成形手术耗材,每套平均价格从2.7万元下降至1100元左右。

据介绍,本次集采共有171家企业参与,152家入围,拟中选率89%。其中天津贝康医疗器械、金兴达实业、威曼生物、妙娅生物等4家单位的产品系统类别全部中标,拟中选的产品系统类别需求量104674套,占全国脊柱类产品总需求的8.66%。

本次集采的成功开标,将进一步释放集采改革的制度性红利,减轻群众负担。我市作为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的主场,市医保部门将认真履行职责,全力做好筹备工作,确保顺利实施。